[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1285.7 | 申请日: | 2008-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江正荣;丘至和;谢忠憬;白家瑄;黄柏勋;郑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
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一聚合物稳定配向层,至少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ms控制为11.23nm≤Rms≤40nm,
其中,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通过对一单体材料与一聚合起始剂进行一光照工艺形成,该光照工艺包括对该单体材料与该聚合起始剂进行一第一光照步骤与一第二光照步骤,该第一光照步骤的光照强度介于0.2mW/cm2至200mW/cm2之间,光照时间介于10秒至10小时之间;该第二光照步骤的光照强度介于0.2mW/cm2至200mW/cm2之间,光照时间介于10秒至10小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10nm≤Rms≤40nm。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10nm≤Rms≤3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的材料为光聚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由单体材料聚合而成,该单体材料以化学式[1]表示:
B-A-R[1]
其中,A选自下列化学式[2]、[3]、[4]或上述的组合:
其中B及R之中至少一个选自烷基、烷氧基、酯基、下列化学式[5]、[6]、[7]或上述的组合:
其中T选自氧、氮或上述的组合,X选自氢、烷基、卤素元素、氰基或上述的组合,其中n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具有多个垂直配向的液晶分子,且该些液晶分子沿一预倾角度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互为一切换组件阵列基板与一对向基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配向层,配置于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与该第一基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更位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二配向层,配置于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1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提供一液晶混合材料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液晶混合材料包括一液晶组成物、一单体材料以及一聚合起始剂;
控制液晶组成物使该液晶组成物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沿一预倾角度排列;以及
聚合该单体材料,对该单体材料与该聚合起始剂进行一光照工艺以形成一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于该液晶混合材料与该第一基板之间以及该液晶混合材料与该第二基板之间,该聚合物稳定配向层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Rms,并且控制为11.23nm≤Rms≤40nm,
其中,该光照工艺包括对该单体材料与该聚合起始剂进行一第一光照步骤与一第二光照步骤,该第一光照步骤的光照强度介于0.2mW/cm2至200mW/cm2之间,光照时间介于10秒至10小时之间;该第二光照步骤的光照强度介于0.2mW/cm2至200mW/cm2之间,光照时间介于10秒至10小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10nm≤Rms≤40nm。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0nm≤Rms≤30nm。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该液晶混合材料的步骤包括进行一液晶滴下式注入工艺。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液晶组成物使该液晶组成物中的该些液晶分子沿该预倾角度排列的步骤包括对该些液晶分子施加一电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2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