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虫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0446.0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忻浩忠;费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33 | 分类号: | D06M15/333;D06M15/263;D06M23/12;D06M101/06;D06M101/32;D06M101/10;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红磡***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虫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将多聚糖溶于水溶液中;
S2.加热所述多聚糖溶液;
S3.将杀虫剂成分加入到所述多聚糖溶液中;
S4.在所述杀虫剂成分和多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引发接枝聚合;
S5.将所述接枝聚合后的混合溶液应用到织物上;
其中,所述杀虫剂成分为杀虫剂/乙烯基单体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聚糖包括至少一种下列物质:角叉胶、动物纤维素、壳聚糖、几丁质、纤维素、结冷胶、天然胶树胶、果胶、多聚糖肽、淀粉、黄原胶和/或木葡聚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选自下列物质:蒸馏水、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水溶液或乙酸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的多聚糖的量是每100克水0.5克至5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60℃至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通入氮气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成分包括疏水性乙烯基单体和至少一种下列物质:除虫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苯醚菊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乙烯基单体包括具有下列通式的物质:
其中R是H、CH3或Cl,并且R’是烷基、苯基、嘧啶基、Cl、CN或OAc;
其中R是H、Cl或CH3并且R”是H或CH3;
其中R是H、CH3或Cl,并且R’”是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基团;
其中R是H、CH3或Cl,并且R””是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基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成分的浓度范围为0.1M到3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向所述溶液中加入引发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至少一种下列物质中:
苯甲酰过氧化物、+-丁基过氧化物、仲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铵、过硫酸钾、2,2’-偶氮双(2-甲基丙脒)盐酸盐和/或硝酸铈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溶液从55℃加热至85℃,并持续5小时到9小时来进行接枝聚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溶液应用到所述织物上是通过将所述织物的至少一面浸渍到所述接枝聚合后的混合溶液中完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驱虫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织物选自下列织物:棉花、聚酯、棉花/聚酯混纺织物、丝、麻、羊毛和/或尼龙。
15.一种驱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织物经聚合纳米微囊乳剂处理而成,所述纳米微囊的大小为100纳米至1000纳米,所述微囊是通过多聚糖在含杀虫剂成分的水溶液中接枝聚合形成;其中,所述杀虫剂成分为杀虫剂/乙烯基单体混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成分包括疏水性乙烯基单体和至少一种下列物质:除虫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苯醚菊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04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