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解析方法及故障解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9552.7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二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N27/82;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解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7年6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 2007-172554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援引在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解析半导体芯片或晶片的故障的故障解析方法及故障 解析装置,特别涉及将半导体芯片上的故障部位以非破坏方式缩小范 围的故障解析方法及故障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故障解析方法、装置用于制定LSI芯片等的半导体芯片上的故障 部位,并探明故障的原因。故障解析的顺序大的方面分为两部分。首 先,将半导体芯片上的故障嫌疑部位以非破坏方式缩小范围到精密级。 接着,将缩小范围后的部位进行物理化学性的破坏解析。作为这种故 障解析方法、装置的已知技术,有以下的技术。
在现有例1中,公开了图4所示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 1)。形成在LSI芯片101的二端子间通过恒压源103流过电流的状态, 并于将加热用激光束102聚光在LSI芯片101的表面附近的状态下, 扫描被观测范围。另外,由于加热用激光束102大多从LSI芯片101 背面侧照射,因此图中也如此显示。当加热用激光束102照射到LSI 芯片101上的电流路径(相当于106)时,由于该部位的布线的温度上 升,布线电阻产生变化,因此可由电流变化检测计104检知其变化。 通过将电流变化检测计104的输出信号显示成扫描图像,可将电流路 径106可视化。另外,当布线中存在缺陷105时,由于温度上升的程 度与无缺陷105的部位不同,因此可在扫描图像上得到反差。如上所 述,使用现有例1时,LSI芯片101上的电流路径106和电流路径106 中的缺陷105可以被可视化。由于此方法的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取 决于加热用激光束102的直径,因此最高可得到亚微米的分辨率。
作为现有例2,公开了图5所示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SQUID磁通计203是目前最高感度的磁性传感器。用光电流产生用激 光束202照射LSI芯片201的表面附近时,在LSI芯片201出现产生 光电流的部位。产生光电流的部位是出现p-n结合或不纯物浓度差的部 位与其附近等。当产生光电流时,则产生磁场。以SQUID磁通计203 检测该磁场。在用光电流产生用激光束202固定照射产生光电流的部 位的状态下,将SQUID磁通计203在被观测范围扫描,得到扫描图像。 得到的扫描图像表示磁场的分布,但通过进行傅立叶转换(Fourier Transform),可得到电流分布的图像。另外,SQUID是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的略称,日文称为超電導量子干涉素子, 中文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元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847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二川、井上「IR-OBIRCH法によるチツプ裏面から の観测」、NEC技术杂志、日本电气株式会社、1997年、Vol.50、No.6、 P.68-73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例1(参照图4)中,使电流流入以LSI芯片101内 部为目标的布线,是非常困难。其原因在于在现有例1中,需要与LSI 芯片101的外部通过二端子连接。亦即,为了通过恒压源103流过电 流,以电流变化检测计104检测电流变化,必须进行二端子的外部连 接。实际的LSI芯片101取出到外部的端子数至多为数千端子。另一 方面,LSI芯片101的内部的布线数从数万到数亿皆有。因此,仅使用 LSI芯片101的外部端子而使电流流过LSI芯片101的内部的任意布线, 是非常困难。
并且,在现有例1中,在LSI芯片101在制造工序中途的应用非 常困难。亦即,在LSI芯片101的制造工序中途,未形成用于取出外 部端子的平头电极(pad electrode),因此应用现有例1非常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9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