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漏斗模型的互联网行为营销剖析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7888.X | 申请日: | 200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黑米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30/00;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漏斗 模型 互联网 行为 营销 剖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广告与营销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企业选择借助网络推广手段来宣传自己的产 品或服务,Google搜索、百度竞价、门户网站大广告、开博、BBS发帖子、 广告联盟投放等都成为比较有效的方式。网络访客从这些源头访问到企业的 营销页面(即:广告着陆页面),之后,企业也迫切希望剖析到访的这些网络 访客,分析广告投放是否精准、分析访客的行为规律、分析整个营销过程中 的各个环节是否有效,进而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广告统计和分析、站点统计软件均无法很好的满足这 些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漏斗模型的互联网行为 营销剖析法,即:在监控漏斗的各个页面环节中嵌入同一段监测程序,跟踪 访客所历经页面的每个动作并写入服务器的数据库,同一访客的动作进行归 并,进而对到达广告着陆页面之后的各个营销环节展开详细剖析。本发明可 以应用于互联网广告和营销分析等领域。其核心思想是:
(1)建立一个网络营销的监控漏斗作为原型。该漏斗以“广告着陆页面” 作为漏斗的入口环节,以“中间页面”作为漏斗的中间环节,以“操作成功 页面”作为漏斗的出口环节;
(2)在模型各个环节所对应的各个页面中,分别嵌入同一段监控代码;
(3)当网络访客第一次到访时,监控代码为其生成一个唯一身份码,并 以cookie方式存在PC上;
(4)以唯一身份码为索引跟踪访客所历经页面的每个动作并写入服务器 的数据库,同一访客的动作进行归并;
(5)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整理,形成一个以独立访客数为基准的漏斗状 数据模型,命名为BT漏斗,根据BT漏斗对网络访客的残留、流失、市场细 分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上述“广告着陆页面”指企业的营销页,从搜索引擎、广告联盟、门户网 站、BBS帖子等来源,网络顾客通过点击超链接后到达。
上述“操作成功页面”是指代表一次操作完成的标志页面,包括:考量 CPS的购买成功页面、考量CPA的注册成功页面、考量CPL的引导成功页面、 考量CPP的电话呼叫成功页面等。其中CPS为网络广告用语Cost Per Sales, 即:每销售一个产品的成本;CPA为Cost Per Action,即:每互动成功的成本, 一般指会员注册成功;CPL为Cost Per Lead,即:每引导成功的成本;CPP 为Cost Per Phone,即:每电话通话成功的成本。
本发明填补了互联网广告受众分析等领域的一项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有待监测的目标页面源码中嵌入同一段脚 本程序,这些目标页面包括广告着陆页面、操作成功页面和中间页面。当某 网络访客第一次访问广告着陆页面时,该程序能够自动为该访客生成一段唯 一身份码,该编码以cookie方式记录在网络访客的PC上。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首先定义待监测的目标页面为三个层次:广告着陆页面、操作成 功页面和中间页面;
(2)、在所有待监测的目标页面源码中嵌入同一段脚本程序;
(3)、当某网络访客第一次访问广告着陆页面时,该程序能够自动利用 算法生成一段唯一数字码,该编码以cookie方式记录在网络访客的PC上;
(4)、该访客的所有行为数据均记录在该访客的名下,并以其唯一身份 码为索引;
(5)、以唯一身份码为索引,形成BT(Behavioral Targeting)漏斗;
(6)、BT漏斗可以衍生更多的分析模型,用来剖析访客残留、流失以及 特征细分等更多的营销纬度。
以上所提及的程序可以用脚本方式实现,也可以使用其他编程手段实现。 应该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对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中描述 的方法,并结合以上范例做出多种修改和变更,甚至寻求其他编程手段而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意在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范围 内提供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黑米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黑米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8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