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金刚石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7437.6 | 申请日: | 2003-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G·A·斯卡斯布鲁克;P·M·马蒂诺;D·J·特威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号元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9/04 | 分类号: | C30B29/04;C30B2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家成 |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 ||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单晶金刚石”,申请日为2003年9月19日, 申请号为03822264.7(PCT/IB03/04057)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单晶金刚石。
金刚石提供了一系列的独特性能,包括透光性、热传导性、刚性、 耐磨性及其电子性能。尽管金刚石的很多机械性能可以在不只一种类型 的金刚石中实现,但其它性能对所使用的金刚石的类型非常敏感。例如, 为了获得最好的电子性能,CVD单晶金刚石是重要的,通常优于多晶CVD 金刚石、HPHT金刚石和天然金刚石。
在很多金刚石应用中,可以得到的金刚石的有限的横向尺寸是一种 重大的限制。对于多晶结构适宜的应用来说,多晶CVD金刚石层状物基 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很多的应用中多晶金刚石是不合适的。
尽管天然和HPHT金刚石可能不适合于某些应用,但它们被用作在 其上生长CVD金刚石的基质。虽然基质可以具有多种的晶体学取向,但 可被生产用于高品质CVD金刚石生长的最大和最适宜的基质取向通常是 (001)。在本说明书中,假设z方向是垂直于基质表面和平行于生长方 向的方向,来记载基于轴x、y、z定义平面的Miller指数{hk1}。因此, 轴x、y是在基质平面之内,并通常因对称性而是等价的,但因为生长 方向而不同于z。
大的天然单晶金刚石极为稀有和昂贵,并且因为在其制备和使用中 有关的非常高的经济风险,还没有见到适宜于CVD金刚石生长的大的天 然金刚石基质板。天然金刚石经常是有应变的和有缺陷的,在较大的基 质板中尤其如此,并且这在CVD附晶生长中会造成孪晶和其它问题,或 在合成期间造成断裂。此外,在天然金刚石基质中普遍存在的位错在CVD 层中被复制,也降低其电子性能。
HPHT合成金刚石在尺寸上也有限,通常在较大的宝石中质量较差, 以夹杂物为主要问题。从合成金刚石制造的较大的板常表现出缺角,以 至于存在与{100}不同的边缘小平面(例如{110}),或它们会包含杂物或 有应变。在合成过程中,形成了其它的小平面如{111},它位于(001)顶 面和{110}侧面之间(见附图的图1)。最近几年中,很大的努力投向了用 于例如单色光镜之类的应用的高品质HPHT金刚石的合成,并且据报道 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适合用作基质的HPHT板的尺寸仍然有限。
在厚层的CVD合成中,通常知道特别是{111}面会形成孪晶,在合 成过程中限制完美的单晶生长的面积,并经常导致劣化和甚至断裂,并 由于生长温度导致的热应力而进一步恶化。在{111}上的孪晶作用尤其 干扰最大板的尺寸的增加,该最大板可以由(001)主面来制造,并以{100} 侧面为边界。
当以{100}边为边界时,通常可以得到的(001)基质可高达约7mm2, 并且当以{100}和{110}边为边界时,主面宽度可高达约8.5mm。
金刚石的CVD均相外延合成包括在已有的金刚石板上外延生长 CVD,并且文献中对该方法有详细描述。这当然仍受已有的金刚石板的 可获得性的限制。为了得到更大的面积,注意力还集中到横向生长,以 增加附晶生长的板的总面积。EP0879904中描述了这种方法。
均相外延生长的一种替代方案是异相外延生长,其中利用外延方法 在非金刚石基质上面生长。然而,在所有已报道的案例中,这种方法的 产品与均相外延生长的产品明显不同,其在高度取向但没有精确取向的 区域之间有低角度的边界。这些边界严重地劣化金刚石的性能。
为扩大CVD板的面积的均相外延金刚石生长存在很多困难。
如果可以在金刚石板上实现理想的均相外延生长,那么该可以实现 的生长基本上可由附图的图1和2来图示说明。所图示的生长形态假设 不存在竞争的多晶金刚石生长。然而实际上,通常存在来自多晶生长, 即从金刚石基质板固定在其上面的表面开始的生长的竞争。这点由附图 的图3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号元素有限公司,未经六号元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