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械控制缆线的张力补偿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7417.9 | 申请日: | 200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帕特里克·巴齐尔;查尔斯·哈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22 | 分类号: | F16C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械 控制 缆线 张力 补偿 组件 | ||
1.一种用于机械控制缆线的张力补偿组件,包括:
a)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端的外壳;
b)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中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端的小盒,所述小盒包括:
i)设置于所述小盒中并可滑动移动的弹簧帽;
ii)保持于所述弹簧帽和所述小盒第一端之间的可压缩弹簧;
c)第一控制缆线部分,包括:
i)连接于所述外壳第一端的纵向的、中空的第一护套;
ii)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中的第一内部缆线,所述第一内部缆线延伸通过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小盒的第一端并且完整地通过所述弹簧,该第一内部缆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弹簧帽;以及
d)第二控制缆线部分,包括:
i)连接于所述外壳第二端的纵向的、中空的第二护套;
ii)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中的第二内部缆线,该第二内部缆线延伸通过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该第二内部缆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小盒的第二端;
e)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缆线部分的一自由端连接于控制机构,用于在控制机构被致动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施加张力,第二控制缆线部分的一自由端连接于锁定装置,从而使所述控制机构的致动有效地释放所述锁定装置;并且
f)其中所述弹簧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张力超过预定值而变形以有效地增加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的整体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补偿组件,其中用弹性体代替所述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补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缆线通过第一端配件与所述小盒中的弹簧帽相连,所述第二内部缆线通过第二端配件与所述小盒中的第二端相连。
4.一种用于机械控制缆线的张力补偿组件,包括:
a)具有第一和第二相对端的外壳;
b)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端件;
c)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二端件;
d)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件之间并被其保持的可压缩弹簧;
e)第一控制缆线部分包括:
i)连接于所述外壳第一端的纵向的、中空的第一护套;
ii)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套中的第一内部缆线,该第一内部缆线延伸通过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件并且完全通过所述弹簧,所述第一内部缆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件;
f)第二控制缆线部分,包括:
i)连接于所述外壳第二端的纵向的、中空的第二护套;
ii)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中的第二内部缆线,该第二内部缆线延伸通过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端件并且完全通过所述弹簧,所述第二内部缆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件;
g)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缆线部分的一自由端连接于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被致动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施加张力,所述第二控制缆线部分的一自由端连接于锁定装置,从而通过控制机构的致动而释放所述锁定装置;并且
h)其中所述弹簧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张力超过预定值而变形以有效地增加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缆线的整体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力补偿组件,其中用弹性体代替所述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力补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缆线通过第一端配件与第二端件相连,所述第二内部缆线通过第二端配件与所述第一端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74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