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6147.X | 申请日: | 200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原 |
| 主分类号: | C03B7/14 | 分类号: | C03B7/14;C03B7/08;C03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成形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熔融玻璃制造玻璃成形体的方法以及装置。
在本说明书中,玻璃成形体是作为包含透镜、棱镜等的光学元件的预成形体的预成型坯以及光学元件双方的用语而使用。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制造透镜预成型坯等光学元件的预成型坯或者光学元件本身的方法以及装置。关于预成型坯的制造,本发明可适用于用成形模承接熔融玻璃而成形的预成型坯的制造以及由加压成形获得的预成型坯的制造。
本发明而且也适用于通过精密加压成形制造透镜等光学元件本身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高精度且大量生产数码相机等的透镜的光学元件,一直使用从熔融玻璃形成近似于光学透镜形状的玻璃块(以后称为“预成型坯”)之后,用成形模对该预成型坯进行热成形的方法以及装置。
作为高精度且低成本批量生产预成型坯的方法,公知有使熔融玻璃从管子下落到成形模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因高温熔融玻璃从管子下落,与成形模相接触时的冲击造成熔融玻璃飞溅,且难于获得重量精度高的预成型坯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许多如下的方法:在中间设置熔融玻璃的支承体,从而使熔融玻璃不直接从管子下落到成形模上,通过该支承体暂时承接熔融玻璃块,保持 规定的时间,在熔融玻璃块的温度下降至规定的温度后,使熔融玻璃从该支承体下落到下方的成形模上的方法。
专利文件1表示该预成型坯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的一例。如图8所示,该预成型坯制造装置a具有:第1模b,其接住熔融玻璃;第2模c,其接住从该第1模b移动来的熔融玻璃块。第1模b具有接住熔融玻璃的承接面d,由该承接面d分割成两个分型模e和f。采用该装置a,用第1模b接住高温熔融玻璃,熔融玻璃块的温度下降后,分别向下方转动第1模b的分型模e和f而打开第1模b,使熔融玻璃块掉到第2模c中,在第2模c中进行成形,因此,防止作为成形模的第2模的氧化,延长寿命,由此可削减预成型坯的制造成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5085
在专利文献1的预成型坯制造装置a中表示的分型模式支承体,需要用于两个分型模的开闭的复杂且精巧的开闭机构,因此在转动台上设置该分型模式支承体时,增加了预成型坯的制造成本并且需要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分型模式预成型坯的制造以及装置的问题点提出的,提供一种不需要复杂且昂贵的机构和大的空间,通过简单的构造和最小限度的空间,不但可防止熔融玻璃块与支承体熔接,而且还可防止玻璃块上发生接触痕的低成本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
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通过精密加压从熔融玻璃流直接制造透镜等光学元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该光学元件的新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者反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其结果发现,存在以使熔融玻璃块与支承体相接触的状态或是从该支承体的上表面悬浮的状态进行支承,若能快速地使该支承体下降后,与下落的该玻璃块不再相接触的方式使该支承体进行退避,则有能够将以往的支承体的复杂的机构简单化的可能性。而且,着眼于通过以支承体与熔融玻璃块相接触的方式直接承接熔融玻璃块,在熔融玻璃块上即使产生了与支承体接触而造成的接触痕,若能在熔融玻璃块完全固化以前使熔融玻璃块下落到成形模中,就可以通过熔融玻璃的自热,使熔融玻璃块的自由表面复原、与支承体的接触痕消失、成形的预成型坯的表面状态、形状精度不发生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若能在熔融玻璃块完全固化以前的状态下使熔融玻璃从支承体上下落到成形模中,就能够实现熔融玻璃块所要求的温度降低,同时消除熔融玻璃块的与支承体接触而造成的接触痕,由此,即使不采用以往的使熔融玻璃悬浮并承接熔融玻璃的分型模式支承体,可仅在一张板的支承体上,不通过气体使熔融玻璃块悬浮而直接接触并承接熔融玻璃,使该支承体进行退避,从而制造玻璃成形体,完成了本发明。
即,达到上述本发明目的的预成型坯、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装置具有以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原,未经株式会社小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6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