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3311.1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志辉 |
主分类号: | B60K26/04 | 分类号: | B60K26/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422000湖南省邵阳市大***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刹车 操作 纠正 装置 | ||
1、一种新型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油门踏板和驱动机动车刹车机构的动力驱动机构,油门踏板的输出端为第一扇形齿轮(10),第一扇形齿轮(10)依次经从动齿轮(40)、第一齿轮(20)驱动传动杆(30)控制油门,从动齿轮(40)设置在与第一扇形齿轮(10)同心的弧形槽(41)的一端,弧形槽(41)上设有使从动齿轮(40)自转动向沿弧形槽(41)限定方向滑动的限位机构,弧形槽(41)的远离从动齿轮(40)和第一齿轮(20)啮合处的壁面上设置有启动动力驱动机构的触点(B),第一扇形齿轮(10)的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扇形齿轮(10)的工作转动轨迹终端的延伸方向设有启动动力驱动机构的触点(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的末端为第二扇形齿轮(60),第二扇形齿轮(60)和第二齿轮(70)啮合并驱动制动器,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齿轮(70)相连并驱动制动器动作,第二扇形齿轮(60)的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20)的一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一飞轮(50),第一飞轮(50)上设有悬臂(51)与传动杆(30)相连,传动杆(30)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弧形槽(41)外侧的限位件(42),限位件(42)为呈弯折状的弹簧钢丝,弹簧钢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在从动齿轮(40)的转轴上,弹簧钢丝的弹力将从动齿轮(40)限定在与第一齿轮(20)相啮合的位置处;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支撑件(43),支撑件(43)为沿弧形槽(4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与弧形槽(41)的形状相吻合的弹簧钢丝,支撑件(43)朝向从动齿轮(40)的一侧设有截面由大到小的开口,开口截面较小处的宽度小于弧形槽(41)的宽度,从动齿轮(40)设置在支撑件(43)的开口承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弧形槽(41)中的弧形压缩弹簧(44),弧形压缩弹簧(44)的一端固定在弧形槽(41)的远离从动齿轮(40))和第一齿轮(20)啮合处的一端,另一端沿弧形槽(41)限定的方向延伸并顶靠在从动齿轮(40)的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80),电动机(80)的转轴带动第二齿轮(70)转动并使制动器动作,所述的第二齿轮(70)的一侧设有同轴转动的第二飞轮(90),电动机(80)通过其转轴上设置的齿轮(100)带动第二飞轮(90)转动,第二飞轮(90)的分度圆直径大于齿轮(100)的分度圆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70)的旁侧设有与其同心的弧形槽(41A),从动齿轮(40A)设置在弧形槽(41A)上并可沿其限定的方向移动,动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依次经第二齿轮(70)、从动齿轮(40A)驱动第二扇形齿轮(60)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误操作纠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飞轮(50)的表面上设有限定部(52),第一飞轮(50)的外侧设置有与限定部(52)相配合的限位件(53),限定部(52)与限位件(53)共同作用使第一飞轮(50)在复位弹簧(31)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所述的限定部(52)为设置在第一飞轮(50)的外环面上的凸部,限位件(53)设置在第一齿轮(20)的旁侧,限位件(53)的头部与第一飞轮(50)外环面上的凸部相配合,限位件(53)的尾部设有使其头部贴靠在第一飞轮(50)外环面上的弹簧(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志辉,未经夏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据安全迁移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