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产品烹饪的紫苏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2332.1 | 申请日: | 200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苏平;王根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2 | 分类号: | A23L1/22;A23L1/221;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产品 烹饪 紫苏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紫苏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据《本草纲目》及有关资料记载,紫苏叶性温味辛,可治风寒感冒、咳嗽、 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能解鱼蟹毒素,还可保鲜食物、解除鱼腥。紫苏叶 挥发油是一类具特异性香气的挥发性油状液体,主要含紫苏醛、紫苏醇、紫苏 酮、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丁香酚等化学成分,它具有抗菌、抗肿 瘤、抗过敏、治疗哮喘、对神经具有镇静作用,更重要的是紫苏叶还具有去腥、 防腐、解热作用,可作为天然香料和风味剂。紫苏在国内的应用较少,但在日 本和韩国则需求旺盛,日本人认为它能使人的精神系统得到休息,人们在睡前 喝杯紫苏茶,精神会安定下来。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用紫苏叶裹着吃。在日 本高级餐馆里,紫苏叶成为食用生鱼片的“必需品”,药食兼用的营养植物,成为 日本饮食文化风行的时尚。鉴于以上紫苏叶具有的功能疗效,将紫苏叶开发成 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调味料,既能达到去腥调味的作用,而其本身也具有一 定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紫苏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是将紫苏叶加工成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调味料,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用户提 供方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紫苏调味料,它是由下述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调 配而成:
紫苏叶水 98.9%-96.5%
桑椹汁 0.3%-0.7%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0.2%-0.5%
酸奶稳定剂 0.3%-0.7%
β-糊精 0.2%-0.8%
柠檬酸 0.1%-0.8%。
二、一种用于水产品烹饪的紫苏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紫苏叶中加入按质量比为紫苏叶1-3倍的水,再加入质量百分比为 紫苏叶的0.1%-1%的芝麻油,水蒸汽蒸馏1-2h,最后收集与紫苏叶原物料同等 重量的紫苏叶水,蒸馏所得的紫苏叶水中含有0.05%-0.6%的紫苏叶挥发油;
第二步:0.3%-0.7%桑椹汁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2%的壳聚糖,充分搅拌 均匀,在常温下静置24h-48h,然后取上层桑椹汁清汁用于调味料的制备;
第三步:将0.2%-0.5%的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3%-0.7%的酸奶稳定剂混 合,在50℃-70℃水浴中加热混合融化;
第四步:在60-70℃水浴中,将第三步中的混合融化物和0.2%-0.8%的β-糊 精加入到紫苏叶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第五步:将0.1%-0.8%的柠檬酸和第二步中获得的上层桑椹汁清汁加入到第 四步中的紫苏叶水中,使得最后所得的紫苏调味料中的紫苏叶水的比例为 98.9%-96.5%,再均质,装瓶,杀菌。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特有的风味物质,且蛋白质含量很高。从紫 苏叶中可提取紫苏色素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和 抗菌作用。紫苏叶中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和 药理功能,它能激活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以 减少患癌症、心血管病、眼病等疾病的危险。从紫苏叶中提取的紫苏精油,是天 然香料和风味剂,紫苏精油中的紫苏醛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理功能,常作为治疗 哮喘病的药物使用。该调味料中的紫苏水是通过鲜紫苏叶经过水蒸汽蒸馏而得, 其中含有紫苏叶挥发油和紫苏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 去腥的作用。桑椹汁中的色素比较稳定,具有调节调味料色泽的作用,而桑椹 汁本身具有高营养价值,桑椹汁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糖, 具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利关节、去风湿、解酒等功效。 调味料中所加的柠檬酸具有护色的作用,使调味料的色泽更好。调味料中所加 的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酸奶稳定剂、β-糊精具有乳化和稳定调味料的作用,防 止紫苏挥发油与液汁层的分离,能够保证调味料的长时间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2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模糊度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色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