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大气腐蚀的08CrNiCu低合金高强度免退火冷镦钢及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20807.3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翁伟民;余国松;张鑫;余利权;吴小良;叶键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42 | 分类号: | C22C38/42;B23P17/00;B21B45/04;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 |
| 地址: | 31002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腐蚀 08 crnicu 合金 强度 退火 冷镦钢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制作金属紧固件的耐大气腐蚀的08CrNiCu低合金高强度免退火冷镦钢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据有关统计数据反映,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4%,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腐蚀而报废的金属占年产量的10—40%,腐蚀造成的损失中30—40%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防腐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已经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在防腐蚀材料的研究方面,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提高材料基体的耐腐蚀性能,第二是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即在金属表面涂覆或复合防腐蚀层的方法。
在紧固件行业,防腐蚀技术主要也是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如:一是采用不锈钢为材料制作紧固件,但其成本昂贵,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种为采用表面涂镀层处理方法,涂镀层与金属的结合容易失效,结合层被破坏后,对基体产生腐蚀,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而切在途镀过程中,易产生二次环境污染;传统紧固件由于碳含量为中高碳,或合金含量高,常温下硬度高,一般采用先淬火后再冷加工,或采用热加工方法,此方法能源消耗高、金属损耗大、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耐大气腐蚀,节约能源,金属消耗低的耐大气腐蚀的08CrNiCu低合金高强度免退火冷镦钢。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大气腐蚀的08CrNiCu低合金高强度免退火冷镦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配比为:
C: 0.05~0.90%, Si:0.15~0.25%, Mn:0.55~0.65%, P:0.005~0.025%,
S:0.005~0.02%,Cr:0.65~0.75%,Ni :0.25~0.30%,Cu:0.35~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设计的化学成分,其各成分的机理如下:
采用Ni+Cr+Cu综合微合金化成分设计,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强度;Ni + Cr + Cu ≥ 1.25%;
Cu是耐大气腐蚀低合金钢中最有效的元素,一般含量为0.2~0.5%,本钢种按中上限控制(0.35~0.40%);
Cr提高钢的强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Cr与Cu配合效果尤为显著;本钢种按w(Cr):w(Cu)= 2 :1比例,Cr控制在0.65~0.75%;
Ni提高强韧性,提高大气腐蚀性能,与铬配合,控制在0.25~0.30%;
P也是提高耐大气腐蚀的元素,由于其对材料的冷脆影响,按低控制在
0.005~0.025%,;
S: 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上限控制在0.02%;
C:保证钢的强度所必须的元素,控制在0.05~0.90%,
Si: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改善冷变形抗力,控制在0.15~0.25%,
Mn:改善钢的强韧性必须的元素,控制在0.55~0.6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大气和水环境下,材料表面耐氧化腐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免淬火直接冷墩成型,工艺无须通过冷加工前的软化退火工序,能耗大幅降低,金属消耗小,生产周期缩短,工作效率高;因合金加入量降低而成本降低,但强度高,可用于加工8.8级螺栓及配套螺母;与普通中高强度冷墩钢比,含碳量大大降低,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钢的生产工艺采用EAF炉初炼—LF精炼—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工艺路线:采用硅铝脱氧冶炼工艺控制的纯净度;通过控轧控冷技术获得盘条合理的显微组织,保证优良的冷加工性,其具体冶炼工艺如下:
EAF炉初炼:所有炼钢原材料必须保持干燥,以降低钢中氢含量;出钢增碳时,采用低氮增碳剂,以降低钢中氮含量;酸溶铝控制0.01~0.02%;
LF精炼:精练末期喂CaSi线进行钙处理,并软搅拌大于3分钟;
方坯连铸:连铸中间包目标过热度:20~25℃;
高速线材轧制:单炉轧制,不得组批;为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坯料出炉后须进行高压水除磷;开轧温度控制在1000±20℃;吐丝温度890~900℃;
斯太尔摩线采用延迟型冷却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