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复合PCR技术检测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0758.3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汪俏梅;魏佳;王建升;周莹;杜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辉地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复合 pcr 技术 检测 芦笋 中腐马素产毒 菌株 方法 | ||
1、一种运用复合PCR技术检测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分别根据腐马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FUM1基因和丝氨酸-十六酰基转移酶基因FUM8设计的引物对rp32/rp33和rp679/rp680和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ItsF/ItsR,通过实验比较得到了特异性最佳的引物配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腐马素产毒菌株;其检测步骤为:对待检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SDS法提取样品模板DNA;复合PCR反应;经电泳、染色、漂洗,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扫描并储存电泳结果,最后经过谱图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分离和纯化的操作步骤为:芦笋样品清洗后切成2cm长小段,70%酒精消毒3min,10%次氯酸钠消毒7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无菌条件下,将样品平铺到PDA培养基上,封口膜封口;置于培养箱中25℃暗培养,统计每个样品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观察真菌的生长,4-5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性状特征,分出不同的真菌,将其从菌落中挑出,各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进一步培养;一种真菌接种于一个培养皿内,4-5天后,对纯化了的菌株进行单孢分离,准备3个倒有10ml无菌水的培养皿,用接种针挑取一小块菌丝放入一个培养皿中,用“L”型玻棒搅匀,蘸取少许溶液溶解在第二个培养皿中,同样方法处理第三个培养皿,得到三个不同数量级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分别从三个不同孢子悬浮液中蘸取少许液体涂在PDA平板上,高浓度一个,中等浓度2个,低浓度3个;25℃暗培养,每隔12h观察一次,若发现有菌落产生则用记号笔从培养皿的反面标记,用解剖针连同培养基一起挑取到新的PDA平板中;获得单孢培养物,纯化后菌株于4℃保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S法提取样品模板DNA,其操作步骤为:
1)将菌株培养在50ml的液体酵母培养基中,在27℃,200rpm/min的振荡条件下,培养3-5天;
2)用Whatman滤纸过滤,抽滤收集孢子,在液氮中磨成粉,将粉末收集在50ml的试管中;
3)在试管中加入4ml DNA提取液并且涡旋使其充分混合;
4)加入2ml的苯酚和1.5ml氯仿,短时间涡旋振荡,2500g离心15min;
5)将上清液转移到2ml的离心管中,每支中加900ul,然后加900ul氯仿,13200rpm离心5min;
6)将上层溶液转移到新的2ml试管中,加入RNaseI终浓度C≥100μg/ml,然后在37℃培养2-3h;
7)将试管和5M氯化锂溶液在冰上放置15min;
8)往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冷的5M氯化锂溶液,轻轻振荡充分混合,在冰上再放置15min;
9)4℃下13200rpm离心10min,然后将所有的上清液一起都放在50ml的试管中;
10)加入2.5倍体积的100%乙醇,在水和乙醇的交界处形成一层DNA团,然后混合;
11)4℃下3000g离心20min,弃取上层清液;
12)加20ml70%的冷乙醇,然后在4℃下过夜,让杂质溶解;
13)4℃下3000g离心20min,弃去上层清液;
14)沉淀在空气中干燥15min,然后加入300-400μl重蒸水,在4℃下溶解过夜;
15)用移液器吸取溶液的办法使其混匀,获得样品模板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7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