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变捻丝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0630.7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新荣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1D5/253;D01D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东宁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兴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变捻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亚麻化纤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涤纶变捻丝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亚麻以其手感好、吸湿透气等性能,广泛用于装饰用布原料,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的舒适、高档、自然成为时尚,对装饰的要求出现了多样化、功能化,天然亚麻因自身易折皱、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持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涤纶变捻丝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一种涤纶变捻丝,所述涤纶变捻丝织物不易折皱,且保持良好的手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涤纶变捻丝的制造方法,包括纺丝工艺部分和后加工工艺部分,所述纺丝工艺中聚酯切片预结晶的温度为150-190℃,干燥温度为152-192℃,聚酯切片的熔融温度分为6个不同温度区,所述后加工工艺中捻数为3500-4000个/米,在正常用“Z”捻稳定加工过程中,用变频控制使捻度波动造成反向“S”捻。
作为优选,所述预结晶的温度为168℃,干燥温度为170℃。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工艺中采用螺杆挤压机将聚酯切片熔融温度分为6个不同温度区,所述螺杆挤压机分为6个区,所述螺杆挤压机1-6区熔融温度分别设置为287℃、288℃、289℃、289℃、290℃、291℃。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工艺中的喷丝板采用三叶异形喷丝板,所述侧吹风风速为0.33m/s,风温为26℃,风湿为65%。
作为优选,所述后加工工艺中的牵伸比为1.3-1.4。
作为优选,所述后加工工艺中带动假捻器的龙带的速度为400m/min,捻度比1.723。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制造一种涤纶变捻丝,所述涤纶变捻丝织物不易折皱,且保持良好的手感。所述纺丝工艺中聚酯切片预结晶的温度为168℃,干燥温度为170℃,聚酯切片的熔融温度分为6个不同温度区,改善了涤纶变捻丝光泽、蓬松性、导湿透气性、吸湿性、抗静电性、耐污性。涤纶变捻丝织物有天然亚麻凹凸的手感,同时又克服了天然亚麻的易折皱,无极光、易水洗,有良好的导湿透气性、悬垂性好,可广泛用于居家装饰、窗帘、汽车装饰布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涤纶变捻丝的制造方法,包括纺丝工艺部分和后加工工艺部分,所述纺丝工艺中聚酯切片预结晶的温度为150-190℃,干燥温度为152-192℃,聚酯切片的熔融温度分为6个不同温度区,所述后加工工艺中捻数为3500-4000个/米,在正常用“Z”捻稳定加工过程中,用变频控制使捻度波动造成反向“S”捻。所述预结晶的温度为168℃,干燥温度为170℃。所述纺丝工艺中采用螺杆挤压机将聚酯切片熔融温度分为6个不同温度区,所述螺杆挤压机分为6个区,所述螺杆挤压机1-6区熔融温度分别设置为287℃、288℃、289℃、289℃、290℃、291℃。所述纺丝工艺中的喷丝板采用三叶异形喷丝板,所述侧吹风风速为0.33m/s,风温为26℃,风湿为65%。所述后加工工艺中的牵伸比为1.3-1.4。所述后加工工艺中带动假捻器的龙带的速度为400m/min,捻度比1.723。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半消光聚酯切片,市场供应充足,辅料为纺丝油剂及后加工油剂。主要加工设备包括聚酯切片干燥机、涤纶长丝纺丝设备、4位小螺杆试验纺丝机、螺杆挤压机、卷绕机。
本发明包括纺丝工艺部分及后加工工艺部分:
纺丝工艺部分:
1)工艺流程:
半消光聚酯切片—输送—结晶器—干燥塔—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
计量泵—喷丝板—侧吹风—上油—甬道—卷绕—预取向丝POY。
2)主要工艺参数:
预结晶温度 168℃
干燥温度 170℃
减湿空气露点 -55℃
螺杆挤压机1-6区各区温度
287℃、288℃、289℃、289℃、290℃、291℃
联苯温度 293℃
风速 0.33m/s
风温 26℃
风湿 65%
纺丝速度 3200m/min。
3)预取向丝POY主要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线密度 276dtex/48f
线密度CV值 2.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新荣,未经卢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力输入控制器件及其制造
- 下一篇:用于用户互动的方法和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