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蛋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8900.0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宁中华;秦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5/14 | 分类号: | A23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蛋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蛋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供家用或从事鸡蛋生产的养殖场使用。
背景技术
鸡蛋一直是人类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近年来我国鸡蛋产量平稳增长,鸡蛋保鲜日益成为增加养殖户收益、减少损失的重要一环;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鸡蛋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已不是影响鸡蛋消费的唯一因素。所以,开发和推广实用、绿色、经济的鸡蛋保鲜与贮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鸡蛋的保鲜方法包括冷藏法、浸泡法、涂膜法等,冷藏法成本高且鸡蛋出库后容易变质;浸泡法保存的鸡蛋由于浸泡液的侵入食用品质降低;涂膜法中,一些化工涂膜材料如石蜡会影响鸡蛋的食用品质,一些天然可食性材料如明胶、魔芋保鲜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鸡蛋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即提供一种鸡蛋保鲜剂,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饲料级壳聚糖和醋酸溶液,其质量体积比为1%~2%。
上述的鸡蛋保鲜剂中,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70%。
上述的鸡蛋保鲜剂中,所述的醋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2%,即醋酸体积/醋酸+水的总体积为1%~2%。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即提供上述鸡蛋保鲜剂的制备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原料:饲料级壳聚糖(脱乙酰度>70%)、醋酸溶液(体积浓度1%~2%);
2、配制:将壳聚糖放入体积浓度为1%~2%的醋酸溶液,制得质量体积浓度(kg/L)为1%~2%的鸡蛋保鲜剂,即每10g壳聚糖加500ml至1L体积浓度为1%~2%的醋酸溶液制成鸡蛋保鲜剂。
上述的鸡蛋保鲜剂的制备方法中,在第二步骤即配制步骤中,首先将壳聚糖放入体积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基本溶解后,再用体积浓度1%~2%的醋酸溶液稀释,制得质量体积浓度(kg/L)为1%~2%的鸡蛋保鲜剂。
本发明以饲料级壳聚糖为保鲜剂的主要材料,目前市场价格为100~200元/kg,若配制2%(g/ml)的壳聚糖溶液用于涂膜,每个鸡蛋涂1ml~2ml,则每个鸡蛋的涂膜成本在0.005元左右,如考虑配制所需的醋酸,每个鸡蛋的涂膜成本也不超过0.01元。同时以废弃的虾壳、蟹壳为生产原料的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的衍生物具有可食性和成膜性,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涂膜材料。本保鲜剂其保鲜效果较为稳定,且本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鸡蛋保鲜剂含饲料级壳聚糖和醋酸溶液,其质量体积比为1%~2%。
在涂膜前临时配制鸡蛋保鲜剂(即涂膜液):
1、准备原料:饲料级壳聚糖(脱乙酰度>70%)、醋酸溶液(体积浓度1%~2%)。
2、将壳聚糖放入体积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基本溶解后用体积浓度1%~2%的醋酸溶液稀释,制得质量体积浓度(kg/L)为1%~2%的鸡蛋保鲜剂,即每10g壳聚糖加500ml至1L体积浓度为1%~2%的醋酸溶液制成鸡蛋保鲜剂。
涂膜时,将鸡蛋保鲜剂倒入盆中,每次放入适量鸡蛋使鸡蛋保鲜剂完全覆盖鸡蛋,之后捞出鸡蛋,用棉刷抹去多余鸡蛋保鲜剂,置于通风处晾干后放入蛋托中。每升本鸡蛋保鲜剂最多可涂膜1000枚鸡蛋。
试验显示,用本鸡蛋保鲜剂涂膜能有效延长鸡蛋的优质期,在春季室温条件(10℃~25℃)下保存鸡蛋7周,哈氏单位仍保持在AA水平以上,蛋的失重率显著降低(P<0.05),值得推广。
本发明的鸡蛋保鲜剂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辅之以醋酸制成涂膜剂,涂膜鸡蛋保鲜效果较好,同时由于壳聚糖是一种无毒无害具有可食性的天然多糖,在绿色环保性能上具备较大优势,代表了未来保鲜方法的发展方向。
说明:理论上直接用1%~2%的醋酸溶液溶解壳聚糖即可制成质量体积浓度为1%~2%的鸡蛋保鲜剂,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壳聚糖在体积浓度为2%或略高的醋酸溶液中溶解较快(但并非浓度越高越快),能避免结块的发生,故建议在配制时先用2%的醋酸溶液,之后再用较低浓度醋酸稀释制得1%~2%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