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的复方缓释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8865.2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02 | 分类号: | A61K31/4402;A61K31/167;A61K31/137;A61K9/30;A61K9/48;A61P11/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氨基 麻黄碱 氯苯 复方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氯苯那敏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缓释制剂,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其主要症状常为鼻塞、打喷嚏、轻微咽喉痛及发热等,系统症状有周身不适、头痛和肌痛等。因无特异治疗可言,故病毒坚定则无必要,只能采用对症治疗促使感冒的诸多症状缓解。由于还没有一种药物缓解并存的诸多症状,因此有各种复方制剂陆续上市。这些复方制剂选用不同疗效的药物组成复方用于缓解同时存在的不同症状。如病人存在多种症状,特别是在感冒初期,则对症应用适宜的复方制剂比用几种单项药物更为合适,有时也更为经济。
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镇痛解热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提高痛阈产生镇痛作用,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展、出汗而达到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但不会产生与阿司匹林及含阿司匹林产品有关的副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伪麻黄碱又称异麻黄碱,是麻黄碱的旋光异构体,二者均由麻黄草或木贼麻黄草中提取所得,目前已可人工合成。伪麻黄碱通过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间接起到拟交感神经作用,其抗呼吸道与鼻充血的作用与麻黄碱相同,但升压作用仅为麻黄碱的1/5,增强心率和收缩血管的作用仅为麻黄碱的1/4,在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方面仅为其1/2。伪麻黄碱收缩血管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收缩上呼吸道血管使呼吸通畅,用于收缩鼻粘膜血管以减轻鼻塞症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使用中通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
氯苯那敏是H1受体拮抗剂,属于早期的经典的抗组胺药物主要用治疗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例如:季节性和慢性鼻炎,荨麻疹和瘙痒症。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似交感、抗5-羟色胺、镇静和类似抗胆碱的副作用,会引起发困、口干、视觉模糊等,使用中通常用其马来酸盐。
将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制备成缓释制剂,能减轻由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和鼻窦炎、枯草热所致的各种症状,特别适用与缓解上述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由于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使用剂量,释放速度,吸收率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提供一种两者释放、吸收达到同步,以便更好的起到协同作用的复方制剂,减少用药次数和方便病人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全面克服感冒相关的症状,且所有活性成分均呈缓释释放的复方制剂。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以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氯苯那敏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缓释制剂,包括释放系统,所述释放系统由可以使药物缓慢释放的片芯和/或丸芯与包衣组成,所述活性成分一部分或全部存在于片芯和/或丸芯中,活性成分剩余部分存在于包衣中。所述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均呈缓释释放。所述的“部分”,可以是二种活性成分中之一或者之二,或者是二种活性成分中之一或之二的一部分。本发明所述的缓释制剂,每个剂量单位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10-1000mg,优选200-1000mg,伪麻黄碱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5-90mg,优选20-90mg,氯苯那敏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1-36mg,优选2-12mg。
本发明所述伪麻黄碱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氯苯那敏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有机酸盐或者无机酸盐,其中伪麻黄碱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优选为盐酸盐或硫酸盐,所述氯苯那敏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优选为马来酸盐。
本发明所述的片芯和/或丸芯由羟丙甲基纤维素、苏丽丝水分散体、水溶性包衣粉、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十六醇、山榆酸甘油酯、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巴西棕榈蜡、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邻苯二甲酸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聚羧乙烯、聚氯乙烯、十八烷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聚乙二醇、海藻酸钠、壳聚糖、明胶、虫胶、果胶、瓜尔胶、蔗糖、乳糖、淀粉、糊精、糖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