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0671.8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5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B44C1/00;C23F1/02;C23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崇;王凤桐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外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电子产品外壳 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电子产品外壳通常采用简单的印刷图案或者形成浮 雕来实现外壳表面的装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购电子产品时, 关注的不仅仅是电子产品的功能与质量,对电子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已经成 为人们选购电子产品的主要原因。
因此,开发出一种新的电子产品外壳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成为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的电子产品外 壳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电子产品外壳的电子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外壳,该外壳包括金属基体,其中,所述金 属基体的表面具有腐蚀区域和未腐蚀区域,所述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 形成图案,并且至少在金属基体的表面的腐蚀区域具有透明保护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金 属基体的表面与腐蚀剂接触并在腐蚀环境下放置,对金属基体进行腐蚀,形 成腐蚀区域和未腐蚀区域,所述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形成图案;所述 金属基体表面的一部分具有耐腐蚀合金层;至少在金属基体的表面的腐蚀区 域形成透明保护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主体和与该主体相配的 电子产品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为本发明提供的外壳。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产品外壳通过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的配合来实现 预期的图案,呈现出自然和谐的美感;并且该电子外壳的其它性能也能够达 到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外壳,该外壳包括金属基体,其中,所述金 属基体的表面具有腐蚀区域和未腐蚀区域,所述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 形成图案,并且至少在金属基体的表面的腐蚀区域具有透明保护层。
优选情况下,为了使电子外壳更加耐磨,所述金属基体的表面的腐蚀区 域与未腐蚀区域均具有透明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金属基体的材料可以为各种用于制备电子外壳的金 属,并且该金属为能够被腐蚀的金属;例如,所述金属基体的材料可以为钢。
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显示出形成的图案并 起到保护图案的作用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透明保护层的透光率为60-95 %,例如,上海永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APL-3355型紫外固化透明漆, 中山市嘉仕德漆业有限公司生产的UV100-16型紫外固化透明漆;所述透明 保护层的厚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厚度 为50-80微米。
所述腐蚀区域的腐蚀程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 形成所要形成的图案即可,例如,可以为点腐蚀或面腐蚀,所述点腐蚀是指 腐蚀区域内形成多个被腐蚀的点,所述被腐蚀的点的分布密度没有特别的限 制,只要能够使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形成所要的图案即可,所述面腐 蚀是指腐蚀区域的全部表面均被腐蚀,从而使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形 成所要的图案。
根据本发明,所述金属基体的未腐蚀区域表面包括耐腐蚀合金层,所述 耐腐蚀合金层是指在相同的腐蚀条件下,当金属基体的腐蚀区域发生腐蚀 时,能够使金属基体的未腐蚀区域不被腐蚀的合金层。所述耐腐蚀合金层由 金属基体表面的元素和与金属基体表面的元素不同的金属元素组成;优选情 况下,所述金属基体的材料为碳钢,所述碳钢是由碳和铁两种元素组成的金 属,在腐蚀环境下能够被腐蚀;与金属基体表面的元素不同的金属元素为铬、 镍、铝和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耐腐蚀合金层的厚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 变,只要能够防止未腐蚀区域的表面不被腐蚀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耐腐 蚀合金层的厚度为50-150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电子产品外壳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 金属基体的表面与腐蚀剂接触并在腐蚀环境下放置,对金属基体进行腐蚀, 形成腐蚀区域和未腐蚀区域,所述腐蚀区域与未腐蚀区域配合形成图案;所 述金属基体表面的一部分具有耐腐蚀合金层;至少在金属基体的表面的腐蚀 区域形成透明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