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9190.5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秀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29/06;H04L29/12;B61D3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玉顺;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特别是涉及使用了网络的铁道车 辆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中,在与传输装置连接的例如显示装 置这样的电气件中设置了地址设定用的开关,利用该开关的手动设定来 设定传输装置和电气件的地址。在这样构成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中, 即使在铁道车辆内构筑网络的情况下,各传输装置和电气件中设置的传 输站的地址也不与其他机器重复,因此,能够区别是来自哪个传输装置 的信息。
但是,在采用当前广泛使用的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即、 网际互联协议版本4)、16进制4位),在以往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中 构成铁道车辆内的网络的情况下,需要在传输装置和电气件中设置地址 设定用的许多开关,此外,为了收纳大量开关就不得不将开关缩小。因 此,在传输装置的地址登录操作中就容易发生由操作员造成的设定失误, 并且操作自身也困难。因此,实现能够容易地设定地址、网络构筑容易 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技术课题。
另一方面,要在铁道车辆的网络中适用最近增加的地址设定的自动 化方法(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即、动态主机分配 协议),例如像显示装置这样的电气件这样,在铁道车辆内存在多个同类 型的电气件的情况下,即使能够按照DHCP自动分配地址,IP地址与电 气件(识别几号车的显示装置的号码)的对应也变得不一致。因此,就 有例如在5号车的显示装置中显示了要在1号车中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 内容的问题。作为公开这样的技术,例如有日本的公开专利公报、特开 2004-304826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能够构筑冗余性高、维护性优良的网络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下述结构构成。即,一种铁道车辆用 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传输装置,搭载在多个车辆的每一个中,具有多个传输端口,根据 规定的指示,将从某一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向必要的传输端口发送;
传输线路,对搭载在上述多个车辆的每一个中的传输装置间进行连 接;
电气件,分别与上述传输装置连接,与该传输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传输中继器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上述传输装置中,设定与本传输 装置连接的上述电气件的传输站地址。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传输装置,搭载在多个车辆的每一个中,具有多个传输端口,根据 规定的指示,将从某一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向必要的传输端口发送;
传输线路,对搭载在上述多个车辆中的上述传输装置间进行连接;
电气件,分别与上述多个传输装置连接,与该传输装置进行数据的 收发;
传输中继器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上述传输装置中,设定与本传输 装置连接的上述电气件的传输站地址;
传输站地址变换装置,变换上述传输站地址。
根据本发明,在对电气件的地址设定时,暂时停止与其他传输装置 的数据收发,仅本传输装置和与本传输装置连接着的电气件做出与网络 连接的状态,该传输装置成为自动地址设定的主机,能够对电气件设定 唯一的地址,能够构筑冗余性高、维护性优良的网络。
此外,根据本发明,同一电气件的传输站地址使用默认的同一传输 站地址,在传输装置侧的传输站地址变换装置中,通过在从电气件接收 到数据时和向电气件发送数据时,将数据内的传输站地址变换为规定的 传输站地址,即使在多个同类型的电气件所存在的网络中,也能够唯一 地设定流到网络上的数据中的传输站地址,能够构筑冗余性高、维护性 优良的网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详细说明会更好地理解,从而很容 易地实现对本发明更全面的理解和其许多相应的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和使用了该 系统的铁道车辆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铁道车辆用传输系统的铁 道车辆的结构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