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8267.7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N·库纳特;W·盖耶;M·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5/14 | 分类号: | F02B25/14;F02B2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波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内燃机,包括其中构成燃烧室(3)的气缸(2),该燃烧室由往复运动地支承的活塞(5)限制,其中活塞(5)转动地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4)中的曲轴(7),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该溢流通道在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上将曲轴箱(4)与燃烧室(3)连通,其中该溢流通道(14)在其长度的至少一个部分上与气缸内腔(32)分开和通过至少一个溢流窗(15)通到燃烧室(3),包括一个输送通道(13),它通过输送通道入口(11)通到气缸孔(34),其中输送通道(13)在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上通过至少一个活塞槽(22,42)与溢流通道(14)连通,其特征在于,活塞槽(22,42)在活塞(5)的下死点处具有至溢流窗(15)的下棱边(27)的平行于气缸纵轴线(23)测量的间距(a,a′),该间距小于平行于气缸纵轴线(23)测量的至输送通道入口(11)的下棱边(26)的间距(b,b′)。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活塞槽(22,42)至输送通道入口(11)的下棱边(26)的间距(b,b′)和活塞槽(22,42)至溢流窗(15)的下棱边(27)的间距(a,a′)之间的差为活塞行程(h)的5%至5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活塞槽(22,42)至输送通道入口(11)的下棱边(26)的间距(b,b′)和活塞槽(22,42)至溢流窗(15)的下棱边(27)的间距(a,a′)之间的差为活塞行程(h)的20%至3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活塞槽(22,42)在活塞(5)的冲程中越过溢流窗(15)的区域中比在在活塞(5)的冲程中越过输送通道入口(11)的区域中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d)。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溢流窗(15)和输送通道入口(11)在气缸周向上相互间具有间距(f)。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溢流窗(15)和输送通道入口(11)在气缸纵轴线(23)的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c)。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重叠部分(c)小于活塞行程(h)的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内燃机是混合润滑的内燃机,它具有用于将燃油输送到曲轴箱(4)的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气缸(2)具有从燃烧室(3)出来的出口(9)和中央平面(33),其中中央平面(33)包含气缸纵轴线(23)和分割出口(9),和其中在中央平面(33)的每侧仅布置一个溢流通道(14)。
10.按照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燃机9,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平面(33)的每侧上一个输送通道入口(11)通到气缸孔(34),和输送通道(13)划分成两个分支道(13′,13″),它们分别通到一个输送通道入口(11)。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活塞(5)具有活塞销孔(35),和活塞销孔(35)设置在活塞槽(42)的外部。
12.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其中内燃机包括其中构成燃烧室(3)的气缸(2),该燃烧室由往复运动地支承的活塞(5)限制,其中活塞(5)转动地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4)中的曲轴(7),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该溢流通道在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上将曲轴箱(4)与燃烧室(3)连通,其中该溢流通道(14)在其长度的至少一个部分上与气缸内腔(32)分开和通过至少一个溢流窗(15)通到燃烧室(3),包括一个输送通道(13),它通过输送通道入口(11)通到气缸孔(34),其中输送通道(13)在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上通过至少一个活塞槽(22,42)与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连通,其特征在于,活塞槽(22,42)在活塞(5)的上行冲程中先与溢流窗(15)连通和然后与输送通道入口(11)连通。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通道入口(11)比溢流窗(15)滞后10°曲轴转角(α)至50°曲轴转角(α)地与活塞槽(2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未经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82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控制调温式恒温出水洗衣柜
- 下一篇:一种小内套组合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