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变发动机阀动的发动机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7158.3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 |
主分类号: | F02D13/04 | 分类号: | F02D13/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静 |
地址: | 330046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变 发动机 制动 装置 | ||
1.用来改变发动机阀动从而在内燃机内产生一种发动机制动的装置,该发动机至少含有一个排气阀(300a或300)和排气阀致动器(200),在发动机运行时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排气阀(300a或300),所述装置含有:
d)用来操作排气阀(300a或300)进而改变发动机阀动的驱动机构(100),所述驱动机构(100)含有一个非操作位置(0)和一个操作位置(1);在非操作位置(0),驱动机构(100)与排气阀(300a或300)分离;在操作位置(1),驱动机构(100)使排气阀(300a或300)打开,产生所述发动机制动运作(10);
e)用来使驱动机构(100)在非操作位置(0)和操作位置(1)之间运动的控制机构(50),该运动发生在排气阀(300a或300)被排气阀致动器(200)打开之后;及
f)用来承受发动机制动载荷的箱体(125),该箱体(125)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隙调节系统,所述阀隙调节系统与驱动机构(100)及箱体(125)综合于一体,阀隙调节系统包括阀隙调节螺钉(110)和阀桥(400);所述阀隙调节螺钉(110)安装在箱体(125)上,用以设定驱动机构(100)与排气阀(300a或300)之间的阀隙(13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0)使排气阀(300a或300)打开的阀升为0.3到3.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来改变发动机阀动从而在内燃机内产生一种发动机制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0)包含运动限制机构,所述运动限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100)在非操作位置(0)和操作位置(1)之间的运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0)包括机械链接机构,用以将发动机制动载荷传给箱体(125);所述机械链接机构至少包括下述机构中的一种:
a)含有旋转块(135)的旋转机构,旋转块(135)下面为排气阀致动器(200),上面与阀隙调节系统的螺钉(110)相接触,可以在箱体(125)内滑动和转动;旋转块(135)还含有与操作位置(1)相应的第一表面(140)和与非操作位置(0)相应的第二表面(145),第一表面(140)和第二表面(145)之间有一高差(130),该高差(130)减去所设定的阀隙(132)决定发动机制动的阀升;
b)含有柱塞(136)的滑动机构,所述柱塞(136)可以在上述阀隙调节系统的柱塞孔(415)内从非操作位置(0)移到操作位置(1),非操作位置(0)与操作位置(1)之间有一高差(130),该高差(130)减去所设定的阀隙(132)决定发动机制动的阀升;
c)含有多个滚球(175)、锁球活塞(165)、制动活塞(160)及弹簧(177)的球锁机构,其制动活塞(160)在上述阀隙调节系统的柱塞孔(415)内从非操作位置(0)移到操作位置(1);在所述非操作位置(0),球锁机构缩回到没有锁紧的状态;在所述操作位置 (1),球锁机构伸出并锁住;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有一高差(130),该高差(130)减去所设定的阀隙(132)决定发动机制动的阀升;及
d)含有一对肘杆(184和186)、至少一个锁杆活塞(162)、一个制动活塞(160)及弹簧(177和199a)的肘杆机构,该制动活塞(160)在上述阀隙调节系统的柱塞孔(415)内从非操作位置(0)移到操作位置(1);在所述非操作位置(0),肘杆机构缩回到没有锁紧的状态;在所述操作位置(1),肘杆机构伸出并锁住;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有一高差(130),该高差(130)减去所设定的阀隙(132)决定发动机制动的阀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0)至少含有下述机构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机构:液压机构、机械机构、电动机构及磁力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包括机电机构,所述机电机构含有一个电动马达(51),所述电动马达(51)可将驱动机构(100)在非操作位置(0)和操作位置(1)之间移动一预定转角(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未经杨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1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