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负载的包含有四个NMOS晶体管的静态随机存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307.7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成;吴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1/412 | 分类号: | G11C11/412;G11C11/419;H01L27/1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含有 四个 nmos 晶体管 静态 随机 存储器 | ||
1.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静态随机存储器单 元包括:
第一位线端口和第二位线端口;
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
一字线;
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源连接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漏连接 于第一位线端口,顶栅连接于所述字线,背栅连接于第一数据存储节 点;
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源连接于第二数据存储节点,漏连接 于第二位线端口,顶栅连接于字线,背栅连接于第二数据存储节点;
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源连接于地端,漏连接于第一数据存 储节点,顶栅和背栅连接于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以及
第二NMOS FinFET下拉管,源连接于地端,漏连接于第二数据存 储节点,顶栅和背栅连接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
其中,该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为无负载的4管静态随机存储器单 元,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的沟道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的沟道长度,对第二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的背栅加以不同的反馈;
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的电压反馈到所述第二NMOS FinFET下 拉管的背栅上,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电压反馈到所述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的背栅上,使得在开启状态下,所述第二NMOS FinFET 下拉管相对于所述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有较大的沟道电流,在读 取状态下,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保持其存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和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具有相同的 工艺参数,所述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下拉 管具有相同的工艺参数;所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下 拉管具有相同的阈值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下拉管具有相同的沟道宽度,该 宽度为制作工艺所定义的最小特征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和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具有 相同的沟道长度,该长度为32nm至45nm;
所述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下拉管具有 的沟道长度,是所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和第二NMOS FinFET 存取管沟道长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的电压反馈到所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的 背栅上,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电压反馈到所述第二NMOS FinFET 存取管的背栅上,使得存取管的背栅与源的电压差保持为0V,保证存 取管在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保持状态下具有足够的漏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NMOS FinFET存取管、第二NMOS FinFET存取管、第一NMOS FinFET下拉管和第二NMOS FinFET下拉管是在绝缘体上硅SOI衬底 上具有双栅结构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NMOS FinF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3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刷胶辊的切胶剥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格布橡胶弯曲棍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