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用平板桨叶方管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843.1 | 申请日: | 200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成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H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平板 桨叶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平板桨叶方管推进器,属船舶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推进主要采用机械螺旋桨及人力桨叶方式。传统的螺旋桨有几个缺点,一是产生旋转湍流,尾迹较大,效率不高;二是转速高,噪音大;三是迎水面积大,对船舶产生较大的阻力;四是为曲面,加工制造难度大。人力桨自动化程度几乎为零,且功率很低。申请号为200310106145.1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仿生平板船舶推进器,它利用了Weis-Fogh效应,但有三点不足,一是它的桨叶在公转的同时又要自转,结构较复杂;二是它采用“半转机构”,只能在单边产生“相扑与急张”的运动实现Weis-Fogh效应,效率较低;三是由于桨叶运动过程中要经过横向位置,故它的迎水面积较大,对船舶产生的阻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用平板桨叶方管推进器,该推进器是由发动机通过一套机构驱动平板桨叶,在由内侧固定平板、外侧固定平板和两块挡板组成的方管内平板桨叶同内侧固定平板和外侧固定平板共同作用产生Weis-Fogh效应,推动船舶航行,该推进器结构简单,既高效又安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推进器由曲柄、连杆、连杆导向器、平板桨叶、内侧固定平板、外侧固定平板和两块挡板组成,内侧固定平板、外侧固定平板和两块挡板围成一个方管,方管的管道方向与船体前后方向一致,两块挡板相互平行,内侧固定平板和外侧固定平板相互平行且与两块挡板垂直,平板桨叶位于方管内,且与两块挡板垂直,连杆的一端与平板桨叶垂直固连,连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杆导向器与曲柄相连,连杆导向器活装在内侧固定平板中间位置,连杆导向器的转动轴线在内侧固定平板的平面内,且与曲柄转动平面垂直,曲柄转动平面与两块挡板平行,连杆导向器可以绕其转动轴线在与曲柄旋转平面平行的平面内转摆,连杆可以在连杆导向器内往复滑动,连杆滑摆平面和曲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内侧固定平板近曲柄端,外侧固定平板远离曲柄。内侧固定平板至曲柄转动中心的距离稍大于曲柄转动的最大半径加上连杆导向器的一半长度之和,并尽量接近该和,但不影响连杆导向器的灵活摆动及连杆在连杆导向器中的灵活滑动;连杆的长度稍大于曲柄转动的最大半径、内侧固定平板至曲柄转动中心的距离及连杆导向器的一半长度三者之和,并尽量接近该和但不使平板桨叶与内侧固定平板触碰;外侧固定平板的安装位置与内侧固定平板尽量靠近但不使平板桨叶与外侧固定平板触碰;两块挡板尽量靠近但不使平板桨叶与它们触碰。该推进器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外侧固定平板安装于下方,内侧固定平板安装在外侧固定平板的上方并固定于船体上,两块挡板与船舶的纵向对称面平行,内侧固定平板与水平面平行;二、外侧固定平板远离船舶的纵向对称面且与之平行,内侧固定平板靠近船舶的纵向对称面,两挡板与水平面平行并固定于船体上。
发动机动力通过减速箱传递给曲柄,曲柄作圆周运动,由于受连杆导向器的约束,连杆在曲柄的牵引下一端做圆周运动,另一端做类似“人耳”轮廓的闭合曲线运动,且连杆的中段在连杆导向器内往复滑动,平板桨叶在连杆的带动下在方管内并在内侧固定平板和外侧固定平板之间作连续的往复的类似昆虫的“相扑与急张”的运动,产生Weis-Fogh效应,将前方的水吸至方管内并加速往后方挤出,从而推动船舶航行,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平板桨叶能连续不断地在由内侧固定平板、外侧固定平板和两挡板组成的方管内产生Weis-Fogh效应,效率较高;二是迎水面积小,对船舶的阻力较小;三是不会像螺旋桨那样产生旋转湍流,且尾迹较小;四是转速较低,噪音小;五是其采用平板桨叶易加工,且平板桨叶与连杆固连,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船舶用平板桨叶方管推进器主视示意运动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曲柄,2.连杆,3.连杆导向器,4.平板桨叶,5.内侧固定平板,6.外侧固定平板,7与8.挡板。图1中:圆弧形空心箭头表示曲柄的转动方向,圆弧形实线箭头表示连杆导向器的瞬时摆动方向,直线实线箭头表示连杆的瞬时滑动方向,直线虚线箭头表示船舶的前进方向,左侧大的带箭头的虚线圆表示连杆2的左端运动方向及轨迹,右侧大的带箭头的类似“人耳”轮廓的闭合虚线圈表示连杆2的右端的运动方向及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成,未经王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全能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颈腰腿痛病的口服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