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203.9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若木亮辅;浅野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1;F21V8/00;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装置 | ||
1、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导光体,传导该光源的光;
光学薄板,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配置在该导光体上;
框体,具有对容纳该光学薄板的开口部进行划分的侧壁;以及
箱体,容纳了以上的各构件,
在所述光学薄板的边缘部,在构成所述光学薄板的外形的各边中的一对长边侧分别具有第一突起,
在所述框体的侧壁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突起的突起容纳部,
所述光学薄板的边缘部进一步在和第一突起不同的位置设有第二突起,
在所述框体的开口部内,在所述突起容纳部的外侧配置所述第二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的大小形成为,在所述光学薄板热膨胀时,所述第二突起接近所述侧壁而变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形成为比所述第一突起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二突起的与所述侧壁的接触面进行了倒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长边的每一边上,与所述第一突起分开设置所述第二突起,并且,
设置第二突起的位置关于各长边是非对称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容纳部是在所述框体的侧壁设置的贯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突起抵接所述突起容纳部的贯通口内面,阻挡所述光学薄板向长边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突起抵接所述侧壁,阻挡所述光学薄板向短边方向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2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