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马达及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9442.2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艳;韩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艳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B62M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51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马达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通轴、单向轴承和助力传 感器且通轴在轴承支撑下可以前、后自由转动的电动马达的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日前,市面上出售的电动马达,其电动马达轴是固定在转子或 定子轴上不能前、后自由转动,特别是电动马达用在电动助力车上时,电动马 达轴、变速机轴与电动助力车脚踏中轴不同轴,使人工脚踏骑行与电动马达驱 动无法和谐统一,其电动马达轴上又无法安装助力传感器,使电动马达体积大、 结构复杂、效率低,不便于安装和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扭矩大、带助力传 感器、效率高和节能的电动马达的变速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电动马达的变速 装置,它包括由电动马达定子、转子、轴和电动马达外壳构成的电动马达、变 速机、链轮、脚踏曲柄和脚蹬,其特征在于:电动马达定子轴7、转子轴8、变 速机17轴和动力输出轴16均为空心轴,定子轴7、转子轴8、变速机17轴和 动力输出轴16分别由轴承支撑且通过卡簧固定在通轴1上,电动马达外壳第一 端盖2和第二端盖11分别由螺丝4固定在电动马达外壳10上成为一体,其分 别由第二轴承19和第一轴承14支撑在通轴1和动力输出轴16上,第二轴承19 由第一卡簧18和第二卡簧20轴向固定,电动马达定子通过键销6固定在电动 马达外壳第一端盖2上,电动马达转子轴8的一端与变速机17固定连接,变速 机17内带有离合器9,离合器9与变速机17内的变速装置固定连接成一体,离 合器9与动力输出轴16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出轴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链轮 12,链轮12由锁紧螺母13固定,动力输出轴16孔内和通轴1的一端装有单向 轴承15,助力传感器21固定在通轴1上,其信号传感元件5固定在电动马达外 壳第一端盖2上,助力传感器21由第三卡簧22和第四卡簧23轴向固定,电动 马达定子输出线3从电动马达外壳内引出,通轴1与电动马达外壳端盖轴孔之 间装有密封圈,通轴1的两端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电动马达是①外转子式的即定子套在电动马达转子的内腔里面与外 壳端盖连接成一体,②盘式的单转子或双转子即定子安装在电动马达转子的轴 向一侧或中间与外壳连接成一体,③内转子式的即定子套在电动马达转子外面 与外壳连接成一体其中之一种。
所述的离合器9或用棘轮机构代替且可放置在变速机17的外面由销钉24 与动力输出轴16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单向轴承15或用单向离合器代替。
所述的变速机17是1-10级的行星齿轮传动、谐波齿轮传动或摆线齿轮传 动。
所述的通轴1或是半轴式的,并通过轴承支撑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
所述的电动马达用2-30个串接在一起同步运转。
所述的2-30个串接在一起的电动马达中1-15个可以改成发电机联合使 用,且同步运转。
所述的助力传感器21是固定在电动马达外壳第一端盖2的里面或固定在电 动马达外壳第一端盖2的外面。
所述的助力传感器21是电磁传感器或力矩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启动转矩 大、载荷能力强,省电续行里程长,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助力车、电动 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摩托车、动力机车、 船只、航天器具和动力机械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合器放置在变速机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助力传感器固定在电动马达外壳端盖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通轴;2.外壳第一端盖;3.定子输出线;4.螺丝; 5.信号传感元件;6.键销;7.定子轴;8.转子轴;9.离合器; 10.电动马达外壳;11.外壳第二端盖;12.链轮;13.锁紧螺母;14.第一轴承; 15.单向轴承;16.动力输出轴;17.变速机;18.第一卡簧;19.第二轴承; 20.第二卡簧;21.助力传感器;22.第三卡簧;23.第四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艳,未经张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