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暖白色半导体及其具有红色石榴石结构的荧光粉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89006.5 | 申请日: | 2008-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索辛纳姆;罗维鸿;蔡绮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维鸿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C09K1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1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半导体 及其 具有 红色 石榴石 结构 荧光粉 | ||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材料学领域,所论及的荧光粉应用于暖白色半导体(暖白色照明发光二极管)的生产中。这种发光二极管中使用了发光转换层,该发光二极管的暖白色发光由三个光谱带组成,分别为λImax=450±25nm,λIImax=560±20nm及λIIImax=610±3nm,其中最明亮的红色带与荧光粉中的催化剂Pr+3有关。
【先前技术】
虽然全世界的半导体电子学发展了60多年,但固态光源只实现了10年;尽管有关发光二极管(LED)的著作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为人所知,但是关于固态光源的研究是以S.Nakamura的著作[“Blue laser″Springer Verlag,1997]的问世为标志(请参照S.Nakamuura and.Blue laser.Springer Verl.Berlin1997)。
最初的发光二极管是作为信号和指示标志,这在「发光二极管」一书中已详尽论述(请参照V.Abramov et.USSR 1977)。发光二极管的第一个发展阶段的确立是出现了面积小的辐射器,这时发光二极管的光技术参数不高,其特征为:1.对于半值角2θ=30°,轴向光强度小,为100-500mcd(毫坎德拉);2.光通量不高,为0.1-0.2lm;3.平均寿命为104小时等。
由于具有量子尺寸构件的组件得以创造,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参数得到了实质性提高。其特征被提高至:1.对于2θ=30°,轴向光强度为100cd;2.芯片面积为100×200μm2,光强度提高到5-10lm,当芯片面积为1×1.5mm2时为200-300lm;3.寿命延长至105小时;4.发光效率为80-100lm/W。
尽管半导体照明组件的技术参数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并认真讨论。第一、关于高质量的光,通过显色指数(Ra=95)来确定。在印刷业、纺织业和珠宝生产以及博物馆、画廊的陈列室和绘画作品的保存场所中,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与人眼在进化过程中所习惯的照明环境有关,使其在工作中再现高温白热物体:譬如蜡烛油芯、篝火中的碳、爱迪生光源中烧红的钨丝。所有这些物体的发光温度为T≤4000K。
如果第一个有关色传输问题的解决通过应用具有GaInN基础异质结(P-N接面)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发射近紫外线光,并且同时使用三原色RGB荧光粉得以实现;那么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许多专利的支援。这些问题之一是S.Schimisu所提出的二元发光组成的发光二极管结构(请参照核发给S.Schimisu等人的美国专利第US5,988,925号7.12.1999),其中异质结发射450-475nm的蓝光并激发(Y1-x-yGdxCey)3Al5O12组成的无机荧光粉强烈的黄色光致发光。蓝色(源于异质结)和黄色(源于荧光粉)两种明亮的光谱带的混合符合于牛顿互补色原理,并获得白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维鸿,未经罗维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防喷器注射覆胶硫化设备及其硫化成型方法
- 下一篇:乙烯和丙烯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