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灯串与灯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8964.0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19/00;F21S4/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张 瑾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串与灯组。
背景技术
灯串广泛应用于装饰、导引或指示中。传统灯串是以卤素灯等作为光源。 在节能的趋势下,传统作为灯串光源的卤素灯逐渐被技术上渐趋成熟的发光二 极管所取代。
现行的发光二极管灯串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别封装完成的发光二极管模 块彼此用导线连接成串,然而,这种构造由于发光二极管模块与导线容易连接 不良,而造成合格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串与灯组,具有较简 单的构造及较低的制作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串,包含:
第一导线,具有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第一导电平面;
第二导线,沿所述第一导线同向延伸,并具有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第二导 电平面;
两条或两条以上第三导线,分别沿所述第二导线在两相邻第二导电平面之 间延伸,且所述各第三导线具有两个分别邻近所述第二导电平面的第三导电平 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平面上;
两个或两个以上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平面上;及
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焊线,用以将所述各驱动芯片分别电连接至邻近的所述 各发光芯片、所述第一导电平面、所述第二导电平面,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平面。
此外,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包含:
第一导线,具有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第一导电平面;
第二导线,沿所述第一导线同向延伸,并具有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第二导 电平面;
两条第三导线,分别沿所述第二导线朝所述第二导电平面相向地延伸,且 所述各第三导线具有邻近所述第二导电平面的第三导电平面;
至少一个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平面上;
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平面上;及
两条或两条以上焊线,用以将所述驱动芯片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发光芯片、 所述第一导电平面、所述第二导电平面,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平面。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串与灯组借由将发光芯片及驱动芯片直接设置在作 为电源供应及信号输入的导线上,以简化构造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串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第一导线 111 第一导电平面
12 第二导线 121 第二导电平面
13 第三导线 131 第三导电平面
14 发光芯片 15 驱动芯片
16 焊线 17 绝缘垫
18 透光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立体示意图及本发明 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平面俯视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灯组包含:第一导线11、 沿第一导线11同向延伸的第二导线12、两条分别沿第二导线12延伸的第三导 线13、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芯片14、驱动芯片15,以及两条或两条以上焊线 16。
第一导线11及第二导线12分别具有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第一导电平面111 及第二导电平面121。第二导电平面121的位置是对应于第一导电平面111,且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平面121是大致对齐于第一导电平面111。
两条第三导线13分别沿第二导线12朝第二导电平面121相向地延伸,而 且各第三导线13具有邻近第二导电平面121的第三导电平面131,且在本实施 例中,第三导电平面131是大致对齐于第二导电平面121。
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及第三导线13均由单芯线制成。该单芯线具有 金属芯线及包覆金属芯线的绝缘表层。借由剥除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及 第三导线13在相应位置上的部分绝缘表层,并将所露出的金属芯线以机械加工 压成扁平状,以获得相互对齐的第一导电平面111、第二导电平面121及第三 导电平面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顶盒及其按键操作的方法
- 下一篇:链路合并情况通知、获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