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路面抗车辙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8867.1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柳浩;杨丽英;王宝新;王建国;李宝生;董雨明;武昊翔;李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浩;杨丽英;王宝新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路面 车辙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沥青路面抗车辙方法,包括抗车辙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原材料设计、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抗车辙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其中,
(1)设计所述抗车辙沥青路面的结构为:
表面层:4cm KAC-13C或5cm KAC-16C,
中面层:6cm KAC-20C或7cm KAC-25C,
下面层5cm KAC-16C、6cm KAC-20C或7~8cm KAC-25C,
上述材料中的KAC是指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2)设计所述原材料,原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的物理性能分别满足下列指标:
①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26%, 洛杉矶磨耗值≤28%,
吸水率≤2.0%, 表观相对密度≥2.60g/cm3,
针片状含量≤15%, 软弱颗粒含量≤3%,
坚固性≤12%, 对沥青的粘附性≥4级;
②细集料
表观相对密度≥2.50g/cm3,坚固性≤12%,
棱角性(流动时间)≥30, 砂当量≥60%,
小于0.075mm颗粒含量≤3.0%;
③填料
表观相对密度≥2.50g/cm3,含水量≤1%,
亲水系数<1, 塑性指数<4%;
〔3〕设计所述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对应于筛孔尺寸分别为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mm,
对于KAC-25C,其配合比通过率依次为:100、90~100、75~90、64~80、53~71、43~58、29~42、18~30、12~22、8~16、6~12、4~9、3~7;
对于KAC-20C,其配合比通过率依次为:无、100、90~100、76~92、64~80、54~68、34~48、21~33、12~24、8~18、6~13、5~10、3~7;
对于KAC-16C,其配合比通过率依次为:无、无、100、90~100、78~90、64~76、42~52、27~37、17~27、11~20、8~15、6~11、4~8;
对于KAC-13C,其配合比通过率依次为:无、无、无、无、90~100、68~80、43~53、28~38、18~28、12~20、8~15、6~11、4~8;
〔4〕设计所述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调整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并且满足如下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60℃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上面层>7000次/mm、中面层>6000次/mm、
下面层>5000次/mm,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85%,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0%;
〔5〕设计所述抗车辙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所述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不低于15℃,路表温度不低于10℃;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各结构层间的连续,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间应喷洒透层油,各沥青层间均应喷洒粘层油;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180~190℃,废弃温度为195℃,混合料到场温度应在170℃以上,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65~175℃;摊铺速度控制在1~3m/min,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碾压,要求初压温度160~170℃,终压温度110~120℃,沥青路面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方法的应用,可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车辙处理工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浩;杨丽英;王宝新,未经柳浩;杨丽英;王宝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加强月牙肋型钢岔管水压试验监测系统
- 下一篇:船舶舱室强度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