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放液体的液体排放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6595.1 | 申请日: | 200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桑原宗市;竹中一康;牛滨五轮男;池本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05;B41J2/2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放 液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具有端头的液体排放装置,该端头具有多个并行排列成行的包括喷嘴的液体排放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多个加热元件,在液体室中并行排列成行并且每个加热元件串联连接,通过供给每个加热元件能量的不同使液体从至少两个不同的轨迹方向进行排放;
排放方向改变单元,用于在该行中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改变从每个液体排放器的喷嘴所排放的微滴的轨迹;以及
参考方向设置单元,用于选择由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控制的液体排放器所排放微滴的轨迹之一作为参考方向。
2、一种具有端头的液体排放装置,该端头具有多个并行排列成行的包括喷嘴的液体排放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多个加热元件,在液体室中并行排列成行并且每个加热元件串联连接,通过供给每个加热元件能量的不同使液体从至少两个不同的轨迹方向进行排放;
排放方向改变单元,用于在该行中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改变从每个液体排放器的喷嘴所排放的微滴的轨迹;以及
排放角度设置单元,用于为由每个液体排放器的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控制的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每个微滴选择排放角度。
3、一种具有端头的液体排放装置,该端头具有多个并行排列成行的包括喷嘴的液体排放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多个加热元件,在液体室中并行排列成行并且每个加热元件串联连接,通过供给每个加热元件能量的不同使液体从至少两个不同的轨迹方向进行排放;
排放方向改变单元,用于在该行中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改变从每个液体排放器的喷嘴所排放的微滴的轨迹;
排放角度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由每个液体排放器的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控制的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每个微滴的排放角度;以及
参考方向设置单元,用于选择由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控制的液体排放器所排放微滴的轨迹之一作为参考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排放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来控制墨滴的排放,以便通过从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排放微滴来构成像素列或像素,其中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沿着不同的轨迹排放微滴,以便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列上来构成像素列,或者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区域上来构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排放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来控制微滴的排放以便微滴落入像素区域中的着落位置,其中该着落位置为排列在像素区域中的预定方向上的大于或等于2的M整数个不同着落位置中的一个,并且该M个着落位置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被包括在像素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排放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来控制墨滴的排放,以便通过从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排放微滴来构成像素列或像素,其中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沿着不同的轨迹排放微滴,以便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列上来构成像素列,或者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区域上来构成像素;以及
第二排放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来控制微滴的排放以便微滴落入像素区域中的着落位置,其中该着落位置为排列在像素区域中的预定方向上的大于或等于2的M整数个不同着落位置中的一个,并且该M个着落位置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被包括在像素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辨率增加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每个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微滴以便微滴在预定方向上落入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中来增加像素数目,藉此使像素的数目相对于由每个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微滴落入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像素的数目而言有所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辨率增加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每个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微滴以便微滴在预定方向上落入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中来增加像素数目,藉此使像素的数目相对于由每个液体排放器所排放的微滴落入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像素的数目而言有所增加,以及
排放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排放方向改变单元来控制墨滴的排放以便通过从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排放微滴来构成像素列或像素,其中从至少两个相邻液体排放器沿着不同的轨迹排放每个微滴以便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列上来构成像素列,或者通过落在同一像素区域上来构成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5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湿蒸气级抽吸去湿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