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旁通压力衰减流体通路的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815.9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G·L·班塔三世;E·Y·伊斯塔西欧;A·Y·布兹诺夫;C·B·多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旁通 压力 衰减 流体 通路 发动机 温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包括但不限于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流动的控制。
背景技术
内燃机具有与其关联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将热量从发动机结构转移走。这些冷却系统通常包括热致动装置或温度调节装置,这些装置可根据冷却流的温度确定冷却流体流入发动机或散热器。
典型的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是具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的三通阀。其第一端口用作用于冷却流体流动的入口。用作第一出口的其第二端口在冷却流在较低温度打开时引导冷却流体直接流入发动机。用作第二出口的其第三端口在打开时,使冷却流体流旁通发动机并穿过散热器,在散热器处被冷却,然后返回发动机。热致动器控制阀的打开,该阀控制冷却流体流入第一和/或第二出口。热致动器(通常是当加热和膨胀时推到杆上的材料)在温度调节装置的入口处浸没在流入的冷却流体流中。
当发动机以高发动机速度状态运行时,冷却流体流率增加。在温度调节装置位置过渡阶段期间,该增加的流率通常产生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通常是温度调节装置的平板上的水翼效果的结果,这些平板用于流体阻塞第二和第三端口。这些不稳定性通常使板振动或“猛击”抵靠其阀座,因此造成对阀座的损害。
发明内容
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具有密封容器的致动部分,容器具有从其突出的臂。保持板将温度调节组件连接到发动机部件。旁通阀板可密封地与旁通阀座配合,旁通阀座形成在第一发动机部件上。旁通阀板包括具有中心开口和外周界的本体部分、围绕中心开口的内缘边、围绕外周界的外缘边、以及形成在本体部分上的多个开口。多个开口邻近本体部分和外缘边之间的界面设置,使得通过旁通阀板上多个开口限定旁通压力衰减流体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发动机部件之间的温度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图2和图3是具有改进的旁通阀板的温度调节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和图5是图2中所示温度调节组件的改进的旁通阀板的不同立体图的轮廓图。
图6和图7是具有改进的旁通阀板和旁通阀座构造的温度调节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和图9是具有改进的旁通阀板和旁通阀座构造的温度调节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了通过提供具有压力衰减特征的改进的旁通流体流通道来降低冷却流体流过温度调节装置不稳定性作用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是在运行的过渡阶段期间。
图1中示出了安装在内燃机中第一部件102和第二部件104之间的已知温度调节装置100的剖视图。温度调节装置100包括热致动组件106。热致动组件106包括能够在加热时延伸的臂108。臂108穿过密封并恒定地附连到容器112的帽110。容器112容纳有在温度增加状态下熔化并膨胀的“蜡丸”114。温度调节板115在其内部部分上与致动组件106配合,并具有模制在其外部部分上的密封件116。保持板118围绕致动组件106的一部分并设置在第二部件104的沟槽120内。
第一弹簧122设置在温度调节板115和保持件118之间。第一弹簧122将温度调节板144推离保持件118。在较冷状态下,第一弹簧122的力用于维持保持件118在沟槽120内的安置位置,并还将温度调节板115推压抵靠在形成在第二部件104内的出口座124上。
旁通阀保持件126在臂108的相对侧连接到致动组件106。旁通阀保持件126具有连接到其远端的旁通阀板128。第二弹簧130设置在旁通阀保持件126和旁通阀板128之间,用于将旁通阀板128推离致动组件106。在所示实施例中,在与旁通阀板128相对的第一发动机部件102上形成沟槽132。沟槽132形成为在某种情况下(通常在较暖情况下)与旁通阀板128接触的旁通阀座134。
运行时,冷却剂流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00。冷却剂流,或更具体地是从发动机供应的冷却剂通过入口开口136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00。在冷却剂流具有较低温度时,或低于约190°F(88℃)时,致动组件中的蜡丸114大部分是固体,臂108抵靠形成在第二部件104内的支承件138,且旁通阀板128从旁通阀座134悬离。因此,通过入口开口136进入的冷却剂流经过旁通阀板128并通过形成在第一部件102中的旁通通路或冷却剂返回通路140流出温度调节装置100,该旁通通路或冷却剂返回通路140使冷却剂流直接返回到发动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印制线路板电镀用夹具
- 下一篇:新型节能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