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夹传输系统、文件夹传输装置及文件夹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253.6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夹 传输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文件夹传输系 统、文件夹传输装置及文件夹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的信息可以被互联网上 的用户共享,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时获取各种信息,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学 习与生活。现在的一些通讯软件(如QQ、MSN等)也已经成为广大网民工 作学习、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而在通讯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传输文件,因此文 件的传输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文件的传输作为网络应用的核心应用,也为windows等操作系统所支持, 同时像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在其各个版本中都已经支持文件以及文件夹通 过网络共享方式进行传输,但是其仅仅能够在局域网中进行顺畅应用。与此 同时,为了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文件传 输功能,通过P2P(对等联网)以及文件中转技术,实现了互联网在任意两端 甚至多端进行文件传输,但是由于文件夹传输更加复杂,现有的即时通讯软 件还没有提供文件夹传输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互联网用户经常需要对特定文件夹下所有文件进行传输, 而由于现有即时通讯工具没有提供简捷的文件夹传输功能,用户一般通过以 下方式完成文件夹的传输:
第一,发送方选择发送文件夹,然后用打包软件对文件夹进行打包,打 包完成之后作为单个文件进行发送,接收方接收完成之后再进行解包恢复文 件夹。
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0310112571.6的专利,其提出了一种文件传 输代理系统及方法,其可使代理服务器根据用户从客户端计算机发出的请求 从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服务器中下载资料,及上传资料至FTP服务器。 请参见图1,此文件传输代理系统包括一代理服务器1、多个客户端计算机3、 网络4及一FTP服务器2。请参见图2,其中代理服务器1包括一传输模块 10、一压缩模块11、一解压模块12及一连接模块13。传输模块10,用于客 户端计算机3与FTP服务器2传输资料。压缩模块11,用于将要传输至客户 端计算机3的资料进行压缩处理。解压模块12,用于将要传输至FTP服务器 2的资料进行解压缩处理。连接模块13,用于根据用户发出的请求连接FTP 服务器2。利用此发明,可以提高文件传输速度,并提高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上述系统及方法通过对现有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打包压缩再进行传输, 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技术实现成本较低。但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文件夹, 打包解包比较耗时,同时会占用用户机大量的CPU、硬盘以及内存资源,用 户体验效果较差。
第二,发送方将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一个个地选择发送,接收方 一个个接收,直至所有文件传输完成。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传输,虽然不需要进行打包的过程,技术实现成本低。 但若文件夹中含有许多个文件,会使发送方以及接收方的操作都极为繁琐, 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由于用户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传输过程中用户 操作的不确定性(如突然断网或用户选错文件等),造成了此方法实现上的难 度。另外,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对目录长度最大260字节的限制,被发送 文件夹子目录深度(即文件夹中文件的最长子路径长度)过大会造成接收者 保存失败。文件夹传输两端的网络状态不佳时,数据传输线路的频繁波动会 造成连接中断,重新连接后恢复上次传输的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文件夹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文件夹 的网络传输方法操作繁琐,占用资源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文件夹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文 件夹的网络传输方法操作繁琐,占用资源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文件夹传输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文 件夹的网络传输方法操作繁琐,占用资源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地用沙土覆盖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模板及卡扣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