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夹传输系统、文件夹传输装置及文件夹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253.6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夹 传输 系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文件夹传输系统,其基于即时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送 端、一文件夹传输装置以及一接收端,该文件夹传输装置与该发送端相连,该 接收端通过网络与该发送端相连,该发送端通过该文件夹传输装置将文件夹传 输至该接收端,其中,
该文件夹传输装置又包括:
一目录管理模块,用以遍历该发送端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计算并 生成表示文件夹占用磁盘空间大小、文件夹中各子文件夹与子文件的路径及其 长度的一目录结构文件,并通过该发送端将该目录结构文件发送至该接收端;
一网络传输模块,用以根据该发送端与该接收端的网络状况建立一网络数 据传输通道;
一文件夹传输业务逻辑模块,根据该接收端接收到该目录结构文件并分析 后根据该目录结构文件向发送端发出的文件获取请求,将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 的文件通过该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给该接收端;
该接收端又包括:
一文件获取请求模块,用以在该接收端接收到该目录结构文件并分析后, 根据该目录结构文件向该发送端发送文件获取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端还包括一 文件分析模块,其与该文件获取请求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接收到的该目录结构 文件分析所需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是否已在该接收端的接收目录中存在,并 将分析结果发送至该文件获取请求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端还包括一 断点信息获取模块,其与该文件获取请求模块相连,用以当该接收端与该发送 端之间的网络连接中断并重新连接后,获取该目录结构文件或文件夹传输断开 时的断点信息,并将该目录结构文件或文件夹传输断开时的断点信息发送给该 文件获取请求模块,以从与断点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该目录结构文件或文件夹 的传输。
4.一种文件夹传输装置,其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用以将一发送端的文件夹 传输给一接收端,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传输装置包括:
一目录管理模块,用以遍历发送端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计算并生 成表示文件夹占用磁盘空间大小、文件夹中各子文件夹与子文件的路径及其长 度的一目录结构文件,并通过该发送端将该目录结构文件发送至该接收端;
一网络传输模块,用以根据该发送端与该接收端的网络状况建立一网络数据 传输通道;
一文件夹传输业务逻辑模块,根据该接收端接收到该目录结构文件并分析 后根据该目录结构文件向发送端发出的文件获取请求,将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 的文件通过该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给该接收端。
5.一种文件夹传输方法,其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用以将一发送端的文件夹 传输给一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该发送端的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计算并生成表示文件夹占用 磁盘空间大小、文件夹中各子文件夹与子文件的路径及其长度的一目录结构文 件;
根据该发送端与该接收端的网络状况建立一网络数据传输通道;
该发送端将该目录结构文件发送至该接收端;
该接收端接收到该目录结构文件并分析后,根据该目录结构文件向该发送 端发送文件获取请求;
根据该发送端接收到的文件获取请求,将需要传输的文件夹中的文件通过 该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传输给该接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件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端将该目录 结构文件发送至该接收端之前,先通过该网络数据传输通道将表示该目录结构 文件的一索引标志发送至该接收端,并确认该接收端是否已存在该目录结构文 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件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索引标志是通过 消息摘要算法五对该目录结构文件提取出的16字节长度的唯一标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件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接收端与该发 送端之间的网络连接中断并重新连接后,获取该目录结构文件或文件夹传输断 开时的断点信息,并从与断点信息对应的位置继续进行该目录结构文件或文件 夹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2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地用沙土覆盖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模板及卡扣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