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150.X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一本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24;B60W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斌;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以及 车辆 | ||
1.一种具有内燃机的内燃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排气净化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并包括:净化催化部,其具有用于净化排气的净化催化剂;燃料气体吸附部,其具有用于吸附排气中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吸附剂;以及通道切换部,用于在使排气主要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一通道和使全部排气经过所述燃料气体吸附部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二通道之间切换;
失火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是否所述内燃机的任何气缸中发生了失火;以及,
失火期间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得当所述失火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内燃机的任何气缸中发生了失火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排气通至所述第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装置,其中,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净化催化部位于排气通道的整个下游中且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燃料气体吸附部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上游的一部分中;并且
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通道切换部布置在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排气通道的上游的其余部分中,并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其余部分的气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装置,其包括位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的排气净化单元的上游并具有用于净化所述排气的净化催化剂的第二排气净化单元。
4.一种车辆,其包括:
内燃机,用于输出驱动力;
排气净化单元,其位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并包括:净化催化部,其具有用于净化排气的净化催化剂;燃料气体吸附部,其具有用于吸附排气中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吸附剂;以及通道切换部,用于在使排气主要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一通道和使全部排气经过所述燃料气体吸附部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二通道之间切换;
失火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是否所述内燃机的任何气缸中发生了失火;以及,
失火期间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得当所述失火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内燃机的任何气缸中发生了失火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排气通至所述第二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净化催化部位于排气通道的整个下游中且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所述燃料气体吸附部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上游的一部分中;并且
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通道切换部布置在所述排气净化单元的排气通道的上游的其余部分中,并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其余部分的气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包括位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的排气净化单元的上游并具有用于净化所述排气的净化催化剂的第二排气净化单元。
7.一种内燃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内燃机装置包括内燃机以及排气净化单元,所述排气净化单元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并包括:净化催化部,其具有用于净化排气的净化催化剂;燃料气体吸附部,其具有用于吸附排气中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吸附剂;以及,通道切换部,用于在使排气主要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一通道和使全部排气经过所述燃料气体吸附部通至所述净化催化部的第二通道之间切换;
所述控制方法控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得当所述内燃机的任何气缸中发生了失火时所述通道切换部使排气通至所述第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1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变焦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
- 下一篇:羟基氧化铁改性滤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