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3630.4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森大辅;有野康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交换器,具有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和冷媒循环路径,上述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上述冷媒循环路径连通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状的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相同的端部开口的中空状的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由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盖构成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在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同一端部的盖上分别形成贯通孔,在这两个贯通孔中,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入口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出口,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两个盖通过连接部而一体化、构成端部件,具有通往冷媒入口的冷媒流入部和通往冷媒出口的冷媒流出部的连接板以跨及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方式接合于端部件上,其中,
端部件和连接板在以阻止连接板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卡合的状态下接合,在端部件上设有从左右方向外方观察时比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外形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在突出片的缘部上形成切口,在连接板上形成通过切口向端部件的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前端部形成卡合于端部件的突出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周围部分上的卡合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端部件上设有比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外形更向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片,在下方突出片的下缘部形成切口,在连接板的下缘部形成突出部和卡合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卡合爪卡合于端部件的下方突出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前后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卡合爪卡合于端部件的下方突出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前后两侧中的任一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端部件的入口储液箱部的盖和出口储液箱部的盖上分别设有下方突出片,在各下方突出片上形成切口,在连接板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形成突出部和卡合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端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卡合阳部,在连接板的上部形成向端部件侧突出且插通卡合阳部的卡合阴部,端部件的卡合阳部从下方插通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卡合于卡合阴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卡合阴部通过将形成于连接板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上方部分朝端部件侧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如下构成:在连接板上形成缝隙,该缝隙由从连接板的上缘向下方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的下端相连且向前后任一方延伸的第二部分构成,连接板的位于缝隙的第二部分的上方的部分向端部件侧弯曲且向前后任一方弯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卡合于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端,由此阻止连接板向下方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的上端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卡合阳部,在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部形成向连接板侧突出且插通卡合阳部的卡合阴部,连接板的卡合阳部从下方插通于端部件的卡合阴部、卡合于卡合阴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端部件的卡合阴部通过将形成于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上方部分朝连接板侧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冷媒循环路径具有冷媒返回用集液箱和形成于两集液箱之间的热交换芯部,上述冷媒返回用集液箱与冷媒出入用集液箱隔开间隔配置、且具有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相对的第一中间储液箱部、和与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相对且与第一中间集液箱相连通的第二中间储液箱部,上述热交换芯部包括由在两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且两端部连接于两集液箱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管群、和配置于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散热片,在两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配置两个以上的热交换管群,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第一中间储液箱部、以及冷媒出口储液箱部和第二中间储液箱部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热交换管群的热交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6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氯的氧化镁粉末
- 下一篇:移动传送框架中用于内容处理协调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