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混响器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033.8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焕;朴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钟焕;朴玄 |
主分类号: | G10H1/00 | 分类号: | G10H1/00;G10K15/08;G10K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混响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弹簧混响器,该弹簧混响器包括:外壳、接纳在所述外壳内的驱动换能器、接纳在所述外壳内的拾取换能器以及振动地联接到所述驱动和拾取换能器的螺旋弹簧,
其中所述驱动和拾取换能器分别包括振动单元和磁芯;
其中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包括至少一个切口凹槽;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一端穿过切口凹槽直接焊接到所述支承板上,且另一端形成钩形以使所述螺旋弹簧的自由端连接到其上;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在所述钩附近固定到所述导线上;以及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在所述导线的一端和所述磁铁之间紧密地配合到所述导线上;
其中所述磁芯包括缠绕有线圈的线轴;以及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分别用于在其上安装所述振动单元、所述磁芯以及所述线轴的振动单元座部分、磁芯座部分以及线轴座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切口凹槽附近形成用于防止热损失的至少一个狭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振动单元座部分的侧面处形成用于引导所述支承板的引导凹槽,且所述支承板还包括与所述引导凹槽对应的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振动单元座部分的侧面处形成止挡件,且所述支承板包括与所述止挡件对应的弹性突起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包括固定到其一侧上的一对引线以与外部音源连接,且所述一对引线与所述线圈内的电气布线电气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包括两个切口凹槽,且所述切口凹槽分别从所述支承板的相对的侧向侧的周界向内形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包括固定到其一侧上的一对引线,用于与外部音源连接,且所述一对引线与所述线圈内的电气布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引线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孔,并暴露在所述外壳外部以连接到外部音源连接件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振动单元座部分的侧面处形成止挡件,以及所述支承板包括与所述止挡件对应的弹性突起部。
10.一种弹簧混响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一对振动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包括至少一个切口凹槽;导线,所述导线一端穿过切口凹槽直接焊接到所述支承板上,且另一端形成钩形以使所述螺旋弹簧的自由端连接到其上;以及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在所述钩附近固定到所述导线上;
提供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分别形成在沿其纵向方向两端的振动单元座部分、磁芯座部分以及线轴座部分;
将所述一对振动单元的所述支承板压入所述外壳的所述振动单元座部分;
将缠绕有线圈的线轴配合在所述线轴座部分中;以及
将磁芯压入所述外壳的所述磁芯座部分;以及
将所述螺旋弹簧的每个自由端联接到所述导线的所述钩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一对振动单元的步骤以前实施提供外壳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一对振动单元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阻尼环紧密地配合到所述导线的一端和所述磁铁之间的所述导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一对振动单元的步骤过程中执行将所述螺旋弹簧的每个自由端联接到所述钩上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钟焕;朴玄,未经朴钟焕;朴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0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播系统以及广播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可收缩流体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