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矸石自动卸载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186.0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强;房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5G65/34;B65G65/42;B65G65/30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032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矸石 自动 卸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物料输送设备,主要涉及输送方式的改变,和对输送设备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今,煤矿企业往往采用汽车运输、或调度绞车拉运侧卸式矿车倾倒矸石的方式,排除或集中堆放需要转移的矸石。汽车运输方便快捷,基本不需要另行配套其它的基础建设,容易实施、便于操作与管理;但仅有汽车尚难于完成矸石转移终了的集中任务,仍然需要对转运物料的后续处理。
调度绞车拉运侧卸式矿车倾倒矸石的方式,效率较高,但需要随矸石倾倒地点的延伸铺设相应的矿车轨道、安设绞车、配备相应操作人员。当转运距离增长之后,过长的矸石拉运战线,必然需要占用大量的调度绞车、轨道与工作人员,增加生产成本。
输送带式转运方式机动性较强、呈连续工作状态,相对调度绞车牵引矿车的转运方式,其基础建设工作量较少;但输送带式转运方式的承载能力和工作效率不如调度绞车。
底卸式矿车轨道运输的工作效率很高,承载能力较强;但需要较多的基础建设工作和较复杂的配套设备,占用较大的工作面积,机动性最差,难于适应矸石堆放场地不断延伸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少便于完成物料转运的矸石自动卸载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这种矸石自动卸载线的结构方案。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是,矸石自动卸载线包括:带有轨道自卸部件的转运车,支撑转运车的轨道,与轨道相联、含可在行进中与转运车自卸部件配合成卸载副、将该转运车中物料卸载的轨道自卸部件的卸载段,以及与转运车相联的配套动力的轨道运输。同时,还设有与所述轨道运输相衔接、接受其卸载段卸载的物料、并将该物料运抵目的地的带式输送机;卸载段末端为轨道运输的一端。
这样,由效率较高、承载能力较强的轨道运输,完成物料转移的主要工作量、且转运路线相对固定的部分,便于物料的集散安排,也为转运的操作与管理提供便利;有端点的开放轨道,就只能以往复的方式完成转运车的再次使用,也就较封闭式的循环轨道,明显地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转运车的自卸功能可以提高转运效率,卸载副可以完成转运车车内物料的卸载;与卸载段相衔接的带式输送机,承接了轨道运输卸载段卸载的物料,延续了物料的运送,同时,带式输送的方式易于操作管理、便于满足按位置送达物料的要求。
往复式的轨道运输的循环方式,与在轨道终端卸载段卸载部件相结合,使该段与转运车所形成卸载副的偶件之间,在逐步完成自卸工作过程之后,停止运行于轨道卸载段的终端;然后则应该是往复式循环返程运行的开始。这时,返程的转运车是起步于卸载段的末端,已经完成卸载的卸载副偶件之间将再次发生的配合过程,实际上是按照卸载过程的逆顺序、以重载时完成卸载的终端为空载返程的始端进行的配合。这一配合结束,可使已经处于转运车自卸状态的相关部件,按照与自卸相反的运动顺序、依次恢复到未发生卸载、可盛装物料时的转运车初始状态;只是这时的转运车内已经没有了所盛装的转运物料,可以返回、准备接受再次运输的转运物料了。从而实现了转运车待承载状态的恢复,成就了往复式工作循环的建立。
本方案的整套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占地少、组合合理,所需费用比较经济,操作管理与维护保养均较方便。因此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解决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轨道设有返程溜车坡度;卸载段支撑转运车的支撑面与水平面保持起动升角的倾斜位置,该升角的数值应保证转运车在该支撑面上产生,足以克服转运车返程起动、和使其处于完全卸载状态的自卸部件恢复至可正常承载状态时的共同阻力的下滑力,并以此值为限。
起动升角提供了返程起动的初始动力条件,即该动力不仅需要克服转运车起动的摩擦阻力,还需要克服相关自卸部件的复位阻力,使处于卸载后的转运车得以起动;但是,起动升角不应过大,该角的数值仅以满足顺利起动的要求为限。这样,则可以减少因过大的升角,使在卸载过程行进爬坡时,转运车所耗费的多余无谓付出。
轨道沿途返程的溜车坡度,有利于持续产生完成转运物料后、空载转运车返回初始位置的动力,恢复其待装运时的工作位置,简化设备结构与运行成本。
本发明所述转运车为底卸式转运车;卸载副包括,在转运车前行卸载过程中,支撑转运车的支撑副,和导引转运车底卸部件逐渐打开成卸载状态的导引副,及其与转运车和轨道分别相联的联接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序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玉米叶平面书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