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辅助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脑制取茴香醛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3967.7 | 申请日: | 200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建;方健;陈孟林;何星存;李春柱;周宗梅;马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47/575 | 分类号: | C07C47/575;C07C45/2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 地址: | 541004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辅助 催化 过氧化 氢氧化 茴香 制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茴香醛的制取方法,具体是微波辅助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脑制取茴香醛 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茴香醛是八角茴香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茴香醛有山楂花香气,香气芬芳持久,同时具 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广泛用于调配日化香精和食用香精,医药工业中大量用于制造抗微生 物的药物羟氨苄青霉素,在电镀工业中可以作为无氰镀锌DE添加剂的优良光亮剂,在农业上, 茴香醛可以作为杀虫剂、杀虫剂添加剂和生物生长抑制剂等。但是目前全国的八角茴香油的 年产量为5000多吨,茴香脑年产量为900吨左右,茴香醛的年产量仅仅为200吨!国内生产的 茴香醛主要出口国外,茴香醛作为原料影响着世界的化工、医药行业的生产发展。
目前,工业制备茴香醛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天然茴香脑为原料制备的茴香醛香气最佳。 目前工业制备茴香醛技术主要有传统的红矾钠法和二氧化锰法茴香脑氧化方法,茴香醛产率 低于50%,制备条件苛刻,“三废”污染难以处理,设备腐蚀严重等弊端;臭氧氧化法茴香醛 产率为54.48%,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电氧化法的茴香醛产率为52%,生产耗能大,设备要 求高,操作复杂。目前方法制备茴香醛的产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香料产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波辅助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 脑制取茴香醛的新方法。本方法不仅产率高,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生产更环保。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波辅助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茴香脑制取茴香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溶剂无水乙醇、酸催化剂和5~30%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茴香脑中,放入微波反应 器内;
2、在一定功率的微波条件下反应10~120min;
3、将上述反应液浓缩除乙醇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 色即可;
4、将步骤3的浓缩液用水蒸气蒸馏蒸出挥发油;
5、将挥发油用干燥剂干燥,离心分离,即得到茴香醛。
所述的溶剂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无水乙醇与茴香脑的体积比为:无水乙醇∶茴香脑=3∶ 1~7∶1,优选比为:无水乙醇∶茴香脑=5∶1。
所述的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为过氧化氢与茴香脑的体积比为:过氧化氢∶茴香脑=1∶1~5 ∶1,优选比为;过氧化氢∶茴香脑=3∶1。
所述的酸催化分别采用过氧乙酸或Fe2O3/SO42-型固体超强酸,其中过氧乙酸的制备是在乙 酸中加入30%过氧化氢,在20-25℃下磁力搅拌5h,然后陈化24h,可制得过氧乙酸。Fe2O3/SO42-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是将硝酸铁溶解后加入氨水至过量且不停搅拌,抽虑并用蒸馏水洗涤 Fe(OH)3胶体至pH值为10,于105℃烘干,干燥后样品在400℃焙烧4h可制得Fe2O3/SO42-型固体超 强酸。过氧乙酸的加入量为过氧乙酸与茴香脑的体积比为0.2∶1-1∶1;Fe2O3/SO42-型固体超 强酸的加入量为Fe2O3/SO42-型超强酸与茴香脑的质量比为0.2∶1-1∶1。
所述的微波辅助,是将加入了无水乙醇、酸催化剂、过氧化氢氧化剂的茴香脑溶液,在 24-300w微波电磁波条件下反应。
方法中的浓缩是去除溶剂无水乙醇,使茴香醛更容易与水相分层。
方法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色即可,是指反应后过量的氧化剂过 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反应,过氧化氢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不变蓝则说明已反应完全。
方法中干燥剂是指无水硫酸钠,除去蒸馏后挥发油的水分,加入至无水硫酸钠在油中以 固体聚集体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