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铕离子钼酸钡纳米发光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786.0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余盛;张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C01G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钼酸 纳米 发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掺铕离子钼酸钡纳米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掺稀土离子的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掺Eu3+的纳米发光材料可以做成三基色发光中的红粉,为了制备高效率低成本的红粉,许多研究小组致力于掺Eu3+的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掺Eu3+的Y2O3纳米材料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纳米发光材料,因为它是目前发光量子效率最高的一种红粉。虽然以Y2O3为基质的发光材料有其高效的性能,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因此我们致力于寻找一种高效的非稀土基质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非稀土基质发光红粉自组装荷叶状掺铕钼酸钡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合成温度低,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物自组装成荷叶状形貌,发光性能较好。
本发明的非稀土基质发光红粉的化学通式为Eu3+:BaMoO4,其中Eu3+的含量在0.5at.-10at.%之间。
本发明采用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制备钼酸钡纳米结构,合成过程中不加任何有机溶剂,合成的纳米结构直径在1微米左右,由100nm-200nm的Eu3+:BaMoO4单晶自组装而成。
具体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Eu2O3+6HCl=2EuCl3+3H2O2x/3EuCl3+(1-x)BaCl2+Na2MoO4·2H2O=Eu2x/3Ba(1-x)MoO4+2NaCl+2H2O合成过程中所用原料为:
合成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数控三轴木工雕铣机的雕刻头
- 下一篇:棘轮快夹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