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烧结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446.8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石金龙;许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2 | 分类号: | B22F3/12;B22F5/00;B23P5/00;E21B10/4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11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薄壁 钻头 刀头 烧结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刚石制品的热压烧结模具,特别是一种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的热压烧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薄壁钻头广泛应用于石材加工、工程建筑、地质勘探等领域的钻探加工,其钻探部位的金刚石刀头是采用高频焊接上去的。从图1和图2中可见,这种薄壁钻头用金刚石刀头7的端面上留有大小不同的水槽71,水槽71可以起到排屑和提高锋利度的作用。以往的钻头刀头大部分是以节块形式沿着钻头基体的直径焊接而成,利用节块间的间隙作为水槽。节块形式焊接效率低,对中性差,焊接强度不高;而后,钻头刀头也有采用整体烧结的形式,烧结后再沿着圆周切若干水槽,其焊接强度、焊接效率、焊接对中性虽有所提高,但是这样的方法制做钻头刀头其水槽不能一次成型。上述的刀头制作方式生产效率低,浪费贵金属材料,且模具装配、拆卸难,模具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生产效率低、浪费贵金属材料、模具拆装困难且易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一次性成型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的烧结成型模具,刀头上的开口水槽可以直接烧结而成,避免压制成型的刀头出现含墨、掉角等缺陷,充分保证金刚石薄壁钻头的外观及品质;模具拆装方便,大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长,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刀头的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烧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模、上、下压头、模芯以及刀头水槽成型插块;
凹模具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
下压头配合在凹模中心孔中、且可沿中心孔上下移动;
模芯套置于下压头上方的凹模中心孔中;下压头顶面中部凹设有一与模芯外径相当的不贯通中心凹孔;模芯下端部插置于下压头的中心凹孔中且支撑在下压头上;模芯与凹模之间的环状空间构成烧结刀头的成型腔;
刀头水槽成型插块为厚度与成型腔相当的弧型片;在下压头的顶面上开有多个等距布置的嵌接口,每个嵌接口中分别嵌插有所述刀头水槽成型插块,刀头水槽成型插块的下部嵌入嵌接口中、上部伸入成型腔中成型刀头水槽。
进一步,上述下压头的中心凹孔底面中部设有呈倒圆锥台状的凹腔,模芯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尾部与该凹腔相配合的锥头;模芯的锥头尾部套置在凹腔中,模芯与下压头中心凹孔侧壁之间具有1~3mm的紧密结合面。
上述凹模由分体结构的左、右对称的半凹模构成。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可实现一次烧结成型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刀头上的开口水槽利用成型插块直接烧结成型,避免压制成型的刀头出现含墨、掉角等缺陷,充分保证金刚石薄壁钻头的外观及品质;模具拆装方便,大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刀头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烧结成型模具的主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移去凹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模芯、下压头及成型插块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烧结成型模具,包括凹模1、上、下压头2、3、模芯4以及刀头水槽成型插块5。
如图3、图4所示。凹模1具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内径与所要制作的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的外径相等。从图4中可以看出,为便于易于拆模,避免模具受损,凹模1做成分体结构,由左、右对称的半凹模a、b通过合模机构合模而成。
如图3、图5、图6所示。下压头3配合在凹模中心孔中、且可沿中心孔上下移动;下压头3顶面中部凹设有一与模芯4外径相当的不贯通中心凹孔31,该中心凹孔31的底面中部设有呈倒圆锥台状的凹腔311。
如图3、图5、图6所示。模芯4的外径与所要制作的金刚石薄壁钻头刀头的内径相等,其套置于凹模中心孔中且支撑在下压头3上;模芯4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尾部与该上述凹腔311相配合的锥头41;模芯的锥头41尾部套置在凹腔311中,模芯4与下压头中心凹孔31内侧壁之间具有1~3mm的紧密结合面;模芯4与凹模1之间的环状空间构成烧结刀头的成型腔6。模芯4与下压头3之间的配合尺寸设计为1~3mm,通过模芯1下端的锥头41尾部及下压头倒圆锥台状凹腔311的配合,实现了保证配合尺寸为1~3mm的前提下,使模芯1嵌入下压头中心凹孔31的长度加长。这样,既保证了模芯1与下压头3的稳固配合又便于拆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