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茶方法及其在其它植物茎叶制品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420.1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招华;刘川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川汶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1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及其 其它 植物 制品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茶方法,其科学合理地把当今成熟的应用技术综合应用在制茶过程中,尤其是臭氧杀菌强氧化技术,微波杀青杀菌技术,低温冷冻切丝粉碎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胶体磨微粉化技术和喷雾干燥技术在茶叶加工生产上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制茶方法在其它植物茎叶制品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茶,从发现到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加工方法繁多,按不同制茶工艺可生产出不同的茶制品,一般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类。茶含有众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效果,具有治病、防病、延年益寿作用,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天然健康饮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同时茶叶的质量和卫生也倍受重视。也由于我国各地的茶叶种植、栽培、加工生产工艺的不同,造成茶外观、色泽、质量不统一茶原料耗费大等不足和农残、药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等缺点。传统制茶方法生产的茶叶正面临着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限制,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正受茶叶质量的制约。据此,本发明人发明了应用当今成熟科学技术生产加工茶制品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制茶工艺的不足和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公开一种制茶方法,即把“气泡清洗”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臭氧杀菌强氧化”技术、“微波杀青杀菌”技术、“胶体磨微粉化”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低温冷冻切丝粉碎”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系统有机地综合应用在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影响茶制品质量的农残、药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的传统难题,使茶制品质量达到有机茶的标准,有效提高茶制品的品质和茶原料利用率。
本发明还将公开制茶工艺在其它植物茎叶制品的应用。
本发明主要茶叶加工生产流程按茶叶品种不同和制成不同茶制品的特点,将新鲜采摘茶原料A避阳光摊开放置,一般以制成绿茶的放置1-2小时,半发酵茶的放置2-3小时,全发酵茶的放置4-6小时,保证茶原料内含酶的氧化作用,使制成的茶制品保持特有的香味。将放置过的茶原料A,放在气泡清洗设备里清洗5-30分钟,清洗时间可根据茶的部位和茶原料A的表面尘埃、污染物决定长短时间,气泡清洗过茶原料A改称为茶原料B。将茶原料B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清洗5-30分钟,清洗时间同上,此时清洗过的茶原料B改称茶原料C。将茶原料C浸入含有臭氧的纯净水中浸泡1-30分钟,对茶原料C进行杀菌,去除农残、药残和重金属,使茶原料C达到无残留、重金属含量达到有机茶的标准,此时的茶原料C改称茶原料D。将茶原料D放入微波设备中杀青1-15分钟,确保茶原料D快速均匀全面杀透,保持茶原料D的色泽、外观。此时,用风吹凉杀青过的茶原料D称为茶原料E。将茶原料E搓条,压型,高温烘焙干燥制成茶制品AA。茶制品AA包括绿茶、银针、毛峰、银毫等。茶原料E加入少量纯净水用胶体磨磨成浆成为100目的茶浆A,茶浆A用喷雾干燥设备,干燥制得绿茶粉AB,茶浆A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制得绿茶粉AC,将茶原料E速冻到-20℃,冻成块状或片状,此时冷冻成块片的茶原料E称为茶原料F。在0℃至-20℃的冷库或冷室中,用多功能切丝机将茶原料F切成0.6mm—1.3mm直径的冷冻茶丝A或用破碎机将茶原料F粉碎成小块冷冻茶片A,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干燥冷冻茶丝A茶片A制成绿茶丝AD绿茶片AE;用高温烘焙干燥冷冻茶丝A茶片A制得绿茶丝AF,绿茶片AG。将在茶原料E表面上,喷洒含有已活化过的黑曲霉菌和茶酵母菌的液体,在25℃以上的温度进行人工可控发酵,根据发酵时间的长短,制得全发酵的茶原料E称为茶原料G和半发酵的茶原料E称为茶原料H。将茶原料G茶原料H搓条,压型,高温烘焙干燥,制得全发酵茶制品AG和半发酵茶制品AH。将茶原料G加入少量的纯净水用胶体磨磨成过100目的茶浆B,茶原料H加入少量的纯净水用胶体磨磨成过100目的茶浆C;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干燥茶浆B,制得全发酵茶粉AH;用喷雾干燥设备干燥茶浆B,制得全发酵茶粉AI;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干燥茶浆C,制得半发酵茶粉AJ;用喷雾干燥设备干燥茶浆C,制得全发酵茶粉AK。将茶原料G,速冻到-20℃,冻成块状或片状,此时冷冻成块片的茶原料G称为茶原料J。在0℃至-20℃的冷库或冷室中,用多功能切丝机将茶原料J切成0.6mm—1.3mm直径的冷冻茶丝B或用破碎机将茶原料J粉碎成小块冷冻茶片B,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干燥冷冻茶丝B、茶片B制得全发酵茶丝AL、全发酵茶片AM。将茶原料H速冻到—20℃,冻成块状或片状,此时冷冻成块片的茶原料H称为茶原料K。在0℃至-20℃的冷库或冷室中,用多功能切丝机将茶原料K切成0.6mm-1.3mm直径的冷冻茶丝C或用破碎机将茶原料K粉碎成小块冷冻茶片C,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干燥冷冻茶丝C、茶片C制得半发酵茶丝AN、半发酵茶片AO。用高温烘焙干燥冷冻茶丝B、茶片B、茶丝C、茶片C,分别制得全发酵茶丝AP、全发酵茶片AQ、半发酵茶丝AR、半发酵茶片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川汶,未经刘川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摔办公椅
- 下一篇:一种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