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发动机EGR控制器及EGR率计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059.2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甘海云;刘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强 |
地址: | 400039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egr 控制器 计算方法 | ||
1、一种电控发动机EGR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
一个转矩估计模块(12),用以根据多个传感器采集的进气流量(1)、喷油量(8)、水温(3)及摩擦损失模块(9)、泵气损失模块(10)、热效率模块(11)计算得到发动机转矩;
一个EGR阀目标位置模块(15),用以根据前述转矩估计模块(12)得到的发动机转矩、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的转速(4)、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踏板位置(5)计算EGR阀目标位置;
一个反馈控制模块(14),用以根据前述EGR阀目标位置模块(15)计算的目标位置和EGR阀当前位置模块(2)进行反馈调节;
一个前馈控制模块(13),用以根据前述EGR阀目标位置模块(15)计算的目标位置,再根据EGR阀的控制信号-EGR阀开度特性曲线,得到不同EGR阀开度下的EGR前馈控制量值;
还有一个EGR阀驱动摸块(16),用以将前述前馈控制模块(13)的EGR前馈控制量与前述反馈控制模块(14)的EGR反馈控制量求和后进行脉宽调制,输出信号驱动控制EGR阀(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发动机EGR控制器,其特征是前述的转矩估计模块(12)包括有一个指示转矩计算摸块(18)、一个乘法器、一个加、减法器和一个发动机转矩输出模块(17),指示转矩计算摸块(18)输入端与进气流量传感器的进气流量(1)和喷油量传感器的喷油量(8)连接,其输出端与乘法器的一输入端连接,乘法器的另一输入端与发动机的热效率模块(11)输出端连接,乘法器的输出端与加、减法器的加法输入端连接,水温(3)输入摩擦损失模块(9),摩擦损失模块(9)和泵气损失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加、减法器的两个减法输入端连接,加、减法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转矩输出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转矩输出模块(17)的输出端与EGR阀目标位置模块(15)输入端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发动机EGR控制器,其特征是前述的反馈控制模块(14)由一个加、减法器、一个由比例模块(21)、微分模块(20)、积分模块(19)构成的PID控制模块、一个EGR阀反馈控制量模块(22)组成,加、减法器的加、减法输入端分别与前述EGR阀目标位置模块(15)输出端和EGR阀当前位置模块(2)输出端连接,加、减法器的输出端与PID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PID控制模块输出端与EGR阀反馈控制量模块(22)输入端连接,EGR阀反馈控制量模块(22)输出端与加法器输入端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发动机EGR控制器的EGR率计算方法,其特征是
1)、EGR阀目标位置的计算
a)、当水温<-20℃,而且踏板位置<1%时,EGR阀的位置为100%开度;
b)、转速<1500r/min-1,发动机转矩<100N·m时,EGR阀目标位置为20%开度;
c)转速≥1500r/min-1,且转速<3000r/min-1,发动机转矩≥100N·m,且发动机转矩<300N·m时,EGR阀目标位置为20%~100%开度,20%~100%之间的具体取值由发动机Nox排放最小为目标,发动机Nox排放最小时的EGR阀开度可以针对不同的发动机由试验测试得到;
d)、转速>3000r/min-1,且发动机转矩≥300N·m,EGR阀的位置为0%开度;
2)、EGR前馈控制量值的计算
前馈控制模块根据前述EGR阀目标位置模块计算得到的EGR阀目标位置,再根据EGR阀的“控制信号-EGR阀开度”特性曲线,得到不同EGR阀开度下的EGR前馈控制量值;
3)、反馈控制调节
反馈控制模块根据EGR阀当前位置模块和EGR阀目标位置模块输出的差来进行反馈调节,其调节方式采用PID闭环控制;
4)、将前述前馈控制模块计算的EGR前馈控制量值与前述反馈控制模块的反馈调节量求和,获得EGR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0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