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69883.6 申请日: 2008-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92959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杨大坚;黄小平;张毅;欧阳勇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9/14 分类号: A61K9/14;A61K31/352;A61K47/34;A61P9/10
代理公司: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韶红
地址: 400065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豆 苷元粉 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黄豆苷元药物,特别是涉及黄豆苷元药物的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且具有危害性的疾病,近年来,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被世界医学界称为“时代瘟疫”。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特别是发病和死亡的年龄也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据资料分析,现在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脑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有三分之一人的人生为心脑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黄豆苷元(Daidzein)为豆科葛属植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式为

最初,黄豆苷元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眩晕症等,后来又发现其具有对抗D-半乳糖的致老化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用于防治脑缺血及治疗脑损伤。另外,黄豆苷元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治疗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降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但是黄豆苷元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其溶解度仅为1mg/ml,致使其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由于黄豆苷元的溶解度低的特点,使其剂型通常为片剂和胶囊剂。为保证疗效,近年来国家标准在片剂、胶囊剂的检查项目中都增加了以水为溶剂的溶出度检查,且限度为标示量的70%,增加了片剂和胶囊剂生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率高的黄豆苷元粉针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豆苷元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豆苷元、药用增溶剂和支架剂按重量份比1∶6~16∶3~20配比而制成的粉针剂。

其中所述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或/和羟丙基β环糊精;所述支架剂为泊洛沙姆188或/和甘露醇。

上述溶剂优选为聚山梨酯80,支架剂优选为泊洛沙姆188。

上述聚山梨酯80分子量为1310,结构式:

上述泊洛沙姆188分子量为7680~9510,结构式:

泊洛沙姆(Poloxamer)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商品名为普流尼克(Pluronic)。这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通式为HO(C2H4O)a(C3H6O)b(C2H4O)cH。其中a和c为2~130,b为15~67。含聚氧乙烯为81.8±1.9%。

本发明之所以加入支架剂是为了防止药物在冷冻干燥中抽真空时与水蒸汽一起分散,或干后变成绒毛状的松散结构,以改善其外观,维持原体积,使其不塌陷、不皱缩、表面光洁,且色泽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的黄豆苷元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

a、称取所述量的增溶剂,加入注射用水,使之溶解;

b、称取所述量的黄豆苷元、支架剂,加入乙醇使之溶解;

c、将a、b步骤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匀,置50~80℃下减压挥去溶剂乙醇;加入注射用水至处方量;

d、灭菌:将上述配制的溶液进行常温过滤灭菌;

e、冷冻干燥:进行冷冻干燥得成品。

上述a步骤中每1克增溶剂加入4~18毫升注射用水;b步骤每1克黄豆苷元加入90~110毫升乙醇。

为了达到更好的溶解效果,a步骤的溶解的方法可以采用超声5~30分钟使之溶解;或者采用在80℃以下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

为了使用方便,在d步骤中灭菌后进行分装,每支粉针剂为5毫升,含有活性成份黄豆苷元0.01g~0.2g。

上述冷冻干燥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将冷冻溶液从冷冻状态下不经液态直接升华除去水分所完成的干燥,其可用于解决水针剂贮存过程中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有效成分易降解、析出沉淀等)。其中e步骤中所述的将分装好的样品置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其具体操作优选如下步骤:

预冻:冻干机板层温度-50℃~-30℃,预冻样品4h~14h;冷阱温度-60℃~-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