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蜕皮甾酮作为诱导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诱导剂的新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728.4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储卫华;冯华;陈志;詹梦熊;朱刚;林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6 | 分类号: | C12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蜕皮 作为 诱导 哺乳动物 神经 干细胞 神经元 分化 诱导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治疗活性领域,具体涉及蜕皮甾酮作为诱导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诱导剂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存在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为各种神经细胞,如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等,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病或遗传性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大部分NSCs分化为胶质细胞,在损伤部位形成胶质瘢痕,阻碍了轴突生长,使损伤不能修复。因此,提高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比例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体外诱导NSCs增殖分化的方法是给予丝裂原,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等,干预维持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使其处于增殖状态,除去丝裂原并添加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后,诱导NSCs进行分化,但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分化细胞主要是胶质细胞,神经元比例较低。
蜕皮甾酮(Ecdysterone,EDS)是活血化瘀中药牛膝、漏芦、露水草等的有效单体成分,在动植物界均有分布。研究发现,EDS生物学功能广泛,具有促进蛋白核酸的合成、调节免疫应答、影响神经递质代谢等多种作用;并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多种因素如缺血缺氧、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整体动物给药后,蜕皮甾酮对外伤或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促进大鼠海马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研究还指出,作为内源性甾体激素,EDS在昆虫类生物大脑神经发育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的分泌浓度下,它能诱导昆虫类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甚至凋亡。但迄今为止,EDS对哺乳动物NSCs的增殖与分化是否也有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EDS作为诱导哺乳动物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诱导剂的新应用,从而为N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修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诱导哺乳动物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细胞培养基,含有诱导剂EDS。
进一步,所述细胞培养基中含有浓度为100-400mg/L的诱导剂EDS;
进一步,所述细胞培养基中含有浓度为200mg/L的诱导剂EDS;
进一步,所述细胞培养基中还含有胎牛血清;
进一步,所述细胞培养基中还含有体积百分浓度为5-20%的胎牛血清;
进一步,所述细胞培养基中还含有体积百分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诱导哺乳动物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细胞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DMEM/F12基础培养液的制备:取制备DMEM/F12基础培养液1L用量的DMEM/F12(1∶1)干粉1袋、谷氨酰胺2.5g,用浓度为0.1mol/L、pH值为7.35的磷酸盐缓冲液即PBS溶解并稀释至1L,调节pH值为7.5,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即得;
b.细胞培养基的制备:按照制备100ml细胞培养基计,取诱导剂蜕皮甾酮10-40mg,加入步骤a制得的DMEM/F12基础培养液70ml使溶解,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加入胎牛血清5-20ml、青霉素与链霉素的混合液(由浓度为4万U/ml的青霉素溶液、浓度为4万U/ml的链霉素溶液按1∶1混合而成)1ml,最后用DMEM/F12基础培养液定容至100ml,即得。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诱导剂蜕皮甾酮的用量为20mg;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诱导剂蜕皮甾酮的用量为20mg,胎牛血清的加入量为1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速真空压挤铸造工艺
- 下一篇:激光能测量装置与激光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