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环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β-FeSi2薄膜的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8861.8 | 申请日: | 200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泉;张晋敏;曾武贤;梁艳;肖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1/363 | 分类号: | H01L21/363;H01L31/18;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逸心 |
| 地址: | 550025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环境 半导体 光电子 材料 fesi sub 薄膜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e-Si化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环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β-FeSi2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用此工艺生产的β-FeSi2薄膜。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硅化物Fe-Si化合物中的低温稳定相β-FeSi2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同时,该材料的组成元素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无毒无害,且利用β-FeSi2薄膜制备光电子器件的工艺与现有硅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因此,β-FeSi2薄膜在光电及热电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块体β-FeSi2材料一般采用烧结法制备,而薄膜β-FeSi2通常采用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注入、磁控溅射等方法先在硅基片上制备纳米Fe膜,然后对纳米Fe膜进行热处理制备β-FeSi2薄膜,但采用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注入加热处理方法制备β-FeSi2薄膜由于工艺复杂成本高,制膜速度慢等缺点,工业化生产成本高,而采用磁控溅射确具有上述优点,工业化推广生产成本低。
发明内容:
由于β-FeSi2薄膜环境友好特性、准直接带隙性质、与现有的硅基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使得半导体材料β-FeSi2薄膜的开发、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找到一种新的生产低温稳定相β-FeSi2薄膜的方法,使之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备大面积均匀薄膜,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50-150nm的金属Fe膜,随后在真空退火炉中880-920℃退火12-18小时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半导体相β-FeSi2薄膜。
本发明所指的磁控溅射方法,是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溅射仪中,以纯度为99.95%的金属铁作靶材,以Si(100)作基片,在Si(100)基片上沉积一层厚度约50-150nm的金属Fe膜,溅射沉积条件:室温下溅射沉积,溅射参数为:背底真空2×10-5Pa,溅射气压1.0-2.5Pa,Ar气流量15-30SCCM,溅射功率80-110W,基片偏压-50V。
本发明所指的真空退火形成β-FeSi2薄膜的方法,是将磁控溅射沉积在Si基片上的Fe膜,在真空退火炉中880-920℃退火12-18小时获得Fe-Si化合物中的半导体相β-FeSi2薄膜,退火过程中真空度优于2×10-3Pa。
操作分以下几步进行
1.基片及基片清洗
基片选用Si(100)单晶片,单面抛光,电阻率7-13Ωcm。装入溅射室前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各超声清洗10分钟,用氮气吹干。
2.金属Fe膜的制备
将清洗好的基片置于溅射仪进样室中,经反溅清洗后送入溅射室,以纯度为99.95%的金属铁作靶材,以Si(100)单晶片作基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下在基片上沉积厚度为50-150nm的Fe膜,溅射工艺参数如下:背底真空2×10-5Pa,溅射气压1.0-2.5Pa,Ar气流量15-30SCCM,溅射功率80-110W,基片偏压-50V,沉积时间10分钟。
3.真空退火形成β-FeSi2薄膜
磁控溅射沉积的Fe膜,置于加盖钼盒中,钼盒放进真空退火炉石英管的均温区,抽真空至4.0×10-4Pa后升温至880-920℃,保温12-1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在整个退火过程中真空度优于2.0×10-3Pa。退火后获得单一相β-FeSi2薄膜。
采用本发明生产β-FeSi2薄膜的工艺,由于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使沉积在Si基片上的铁膜厚度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制备大面积薄膜,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原子相互扩散并形成Fe-Si化合物中的低温稳定半导体相β-FeSi2,由于工艺中Fe膜沉积,退火温度与退火时间能严格控制,保证本发明产品的质量稳定,工艺重复性好,长期使用本发明制品对生物体和环境无毒、无害,可用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如太阳能电池,红外探测器及发光二极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体水压试验内壁防锈工艺
- 下一篇:高锂含量的铝-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