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5465.X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君;周世文;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H01L23/367;H01L23/427;B21D53/04;B21D53/08;B21D39/03;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 热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元件的运行速度加快,产生的热量 增多,使系统和电子元件本身的温度升高,如不及时将热量排除,将导致其 工作性能的下降。为确保电子元件正常运转,通常在其表面安装一散热装置 以辅助散热。
传统的散热装置包括若干铝挤型散热片、位于散热片下方的一基板及夹 设于散热片与基板间的一热管。这些散热片镀镍后与热管焊接在一起。该基 板开设有一沟槽。该热管通过锡膏焊接在基板的沟槽内。在这种情况下,由 于锡膏存在热阻,因此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需要电镀 及焊接处理,散热装置的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制作成本较低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电子元件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电子元 件接触的一基板及一连接所述基板的散热片组,其中所述散热片组由若干相 互间隔的散热片组成,每一散热片套设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基板过盈配合, 每一散热片开设一T形的收容槽,所述基板呈T形设置,其包括一吸热部及 自吸热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二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嵌设收容于散热片的收 容槽中。
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及一散热片组,该基板呈T形设置,包括一矩形的吸热部及 分别自该吸热部顶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二结合部,该散热片组由若干平行 且间隔设置的散热片组成,每一散热片的底部开设有一与基板的端面轮廓对 应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尺寸稍小于基板的尺寸,每一散热片的收容槽呈 T形,使散热片底部形成二相对的卡掣部,卡掣部紧紧抵靠在基板的结合部 的下表面;及
使基板嵌设在散热片的收容槽内,并使基板与散热片的收容槽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散热装置中,散热片组与基板过盈配合,无需 焊接及电镀,散热装置的热阻较低、散热效率高且成本较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散热装置的倒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散热装置包括与一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接触的 一基板10、铆接于基板10上的一散热片组20及连接基板10及散热片组20 的二U形热管30。
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每一热管30包括一蒸发段31、平行于蒸发段 31的冷凝段33及连接蒸发段31与冷凝段33的连接段35。
该基板10大致呈矩形,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如铜、铝等材料制成。该 基板10包括一矩形的吸热部14及分别自该吸热部14顶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 的二纵长结合部13。这些结合部13用于与散热片组20配合。该吸热部14 的相对两侧面及结合部13的下表面共同围成二纵长的缺口11。吸热部14的 底面为光滑表面用以与发热电子元件贴设。该吸热部14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 二平行、间隔的圆弧形沟槽15用以收容热管30的蒸发段31,这些沟槽15 与缺口11相互平行。
该散热片组20由若干相互平行、等距离间隔设置的竖直散热片21组合 而成。这些散热片21与基板10垂直。每一散热片21大致呈矩形,其顶部边 缘垂直弯折延伸有一折边23。每一散热片21的上方相对两侧冲设有二通孔 25用于收容热管30的冷凝段33。每一散热片2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一T形的 收容槽26,使散热片21的底部形成二相对的卡掣部27。每一卡掣部27为位 于散热片21底部的一纵长的片体,用以收容于吸热部14两侧的缺口11中并 抵靠于吸热部14的二相对侧壁。散热片21的收容槽26的形状与基板10对 应,该收容槽26的尺寸稍小于基板10的外形尺寸。每一散热片21自收容槽 26的边缘垂直延伸一与折边23同向的折边260,用以与基板10的吸热部14 的侧面及基板10的上表面紧密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条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PCB板、模具、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