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3163.9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张新湘;张永福;曹原;周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401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玻璃 循环 生产工艺 | ||
1.一种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1)备料:将玻璃原料配料、研磨、然后输送至粉仓;
(2)填充:粉仓中的配料经称量后均匀的填充到经清扫和喷涂脱模剂的模盒中;
(3)振动:输送带将填料的模盒输送到振动桌,振动桌启动,将配料振实并将其中多余的空气排出;所述振动桌是由用于振动模盒的支架、模盒定位装置、升降装置和偏心电机组成,升降装置位于支架下方并与支架固定连接,偏心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模盒定位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方;
(4)加压:对模盒中的配料进行加压;
(5)发泡:将模盒送入发泡窑,经烧结-发泡-稳定-冷却-加热后制成毛坯;
(6)脱模:模盒出窑,将毛坯从模盒中取出,并推送进退火窑退火;
(7)模盒循环:空模盒经冷却、清扫、喷涂脱模剂后循环用于步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玻璃原料冷淬,变成均匀的玻璃碎片,将玻璃碎片和碳黑及添加剂按配比经准确称量后入球磨机研磨,制成粒径8-15um的配料,连续输送至粉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粉仓中的配料经螺旋输料机进入称量站储料斗,储料斗中的配料经准确称量后均匀的填充到模盒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模盒被输送到格栅体下方,对模盒中的配料进行格栅加压;所述的格栅体是由三毫米厚的耐磨钢板焊接而成的三厘米长三厘米宽二十厘米深彼此相连的格子体组成,格子体表面平整光滑,格子体的上方是两厘米厚钢板,正中间开有下孔,格栅体通过连杆与汽缸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模盒经入窑推送装置送入发泡窑;通过设定一定的时间间隔,入窑推送装置将模盒连续送入发泡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出窑辊道将装有毛坯的模盒输送到脱模桌,由脱模工或脱模机械手将毛坯从模盒中取出推送进退火窑退火;所述脱模桌包括桌体,桌体上设有若干根辊轴,桌面两侧设有模盒夹持机构,模盒夹持机构与气缸连接;脱模桌与发泡窑之间由出窑辊道相连,出窑辊道与窑内辊道成25度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空模盒经网带传输到冷却带进行冷却,之后进行清扫、喷涂脱模剂后循环用于步骤(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盒采用免拆卸无盖模盒,模盒上部两侧分别设有15厘米长、2厘米宽的缺口,模盒侧面与底面夹角呈98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泡沫玻璃的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步骤均采用同一监控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31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