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茶苷A和山茶苷B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2110.5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甘礼社;吴理茂;周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A61K31/7048;A61P9/10;A61P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石崖茶生产高纯度山茶苷A、B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石崖茶学名为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 Merr.ex Li),为产于广西的一种天然野生的珍贵名茶,石崖茶中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茶多酚外,总黄酮含量高达28.4%,明显高于一般的茶叶。石崖茶除具有一般茶叶生津止渴、怡神醒脑的功效外,还具有清热解暑、抗肿瘤、止血和降压等作用。研究表明,石崖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其中山茶苷A、B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但目前尚未有从石崖茶中大量制备山茶苷A、B的研究报道。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申报了石崖茶总黄酮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050392.8),本研究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的深入,采用溶剂萃取、经简单重结晶及化学转化法发现了高纯度山茶苷A、B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山茶苷A、B经H9C2心肌细胞系缺氧复氧模型验证发现可以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及降低细胞LDH的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纯度山茶苷A和山茶苷B的制备方法,具有一下结构式:
山茶苷A 山茶苷B
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石崖茶原料粉碎(或切碎),用水/醇系统提取,按溶剂体积(单位:ml)与原料重量(单位:g)8∶1~10∶1的比例,提取2~3次,每次1小时,其中提取可采用加热回流、超声提取或渗漉,采用的醇可以是甲醇或乙醇,醇的浓度为50~100%,将提取液合并后浓缩回收醇,得到水相体积与原料重量比为1∶1~3∶1的浓缩液或浸膏;
(2)将浓缩液以中极性有机溶剂萃取脱脂,或浸膏用2至3倍量水溶解得到混悬液,以中极性有机溶剂萃取脱脂,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水层浓缩至体积与原料重量比为1∶1,冷却后可析出大量沉淀,过滤或离心后得到石崖茶总黄酮;
(3)将总黄酮经水/醇系统分步结晶后得到山茶苷A;
(4)将总黄酮以碳酸钾处理后以盐酸中和或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以水/醇系统重结晶即可得到山茶苷B。
步骤(1)所述的水/醇系统是指水与甲醇或乙醇按8∶2~0∶1组成的溶剂系统。
步骤(2)所述的中极性有机溶剂选用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
步骤(3)所用的水-醇系统为水-甲醇或水-乙醇,第一次结晶采用90~100%的醇,第二次结晶采用50~70%的醇。
步骤(4)所述的碳酸钾处理是将总黄酮溶解在甲醇中,加入1~3倍量的碳酸钾,在70℃以上水浴中反应4小时,盐酸中和后第一次采用30~50%的醇结晶,第二次采用80~100%的醇结晶,获得含量≥90%的山茶苷B。
步骤(4)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是将反应产物经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盐和酸后,洗脱物直接用80~100%的甲醇或乙醇经过重结晶获得含量≥90%的山茶苷B。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山茶苷A和山茶苷B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用H9C2心肌细胞系缺氧复氧模型筛选结果表明山茶苷A和B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及降低细胞LDH的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山茶苷A和山茶苷B与制剂允许的药用辅料制备成药物。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为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喷雾剂和气雾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
1.本发明首次从石崖茶中制备出含量达90%以上的山茶苷A、B,并可通过添加各种药用辅料制成多种剂型,为从石崖茶中开发出中药一类新药提供了物质基础;
2.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利用水醇法提取、经过液-液萃取后采用重结晶法即可获得高纯度的山茶苷A、B,避开了常用的柱层析方法,使有机溶剂消耗及能耗都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分离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石崖茶中山茶苷A、B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必须说明下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山茶苷A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2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同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