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研磨硅片载体的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1006.4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林宝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26;B24B29/00;H01L2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300浙江省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研磨 硅片 载体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模具,尤其是属于一种配置在压力机上,用于加工研磨硅片载体的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承载硅片研磨载体(也称游星轮、载体板),是携带硅片在磨盘上进行公转和自转的齿轮。载体结构呈圆形,其上、下两面为平面,外轮廓上设有齿件,中部开有多个用于放置被磨硅片的放片孔。使用时,多片研磨载体环布在研磨机的下磨盘上,载体齿件分别与下磨盘中部、外围的内、外齿轮的齿形壁啮合。运动过程中,在内、外齿形壁的正、反向驱动下,以及上、下磨盘的挤压和磨料作用下,载体带着放片孔内的被磨硅片在下磨盘上作公转和自转,从而完成研磨。
载体的材质强度和制作方法是确保载体质量的关键,如此才能使被磨硅片的平行度、翅曲度、平面度等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在本发明作出之前,供大型研磨机使用的载体一般都是选用厚度均匀、经过热处理的特种兰钢,而我国目前尚无技术生产这种兰钢,因此,载体要么通过进口成品或采用进口材料制作。进口材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规格、品种不全,很难满足国内企业的载体制作用材,目前,国内一般采用锡钢片、马口铁之类的材料来制作载体,而用这种材质制作的载体其强度、翅曲度、平整度都达不到使用的要求,制成的硅片精度不高、成品率低。再者,随着硅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载体需要承载的被磨硅片直径越来越大,即使选用进口材料,采用现有制作方法制作大直径载体不但机械设备难以满足要求,而且制成的载体其翅曲度、平整度等也都达不到使用的要求,选用国产材料就更加成了天方夜谭。
目前,载体的制作方法有电火花线切割法和机械制造法两种。电火花线切割法虽然采用电子编程、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切割,但还是存在如下缺陷:切割面粗糙度超标、齿形积累误差大,常会影响被磨硅片的质量和成品率。机械制造法,先通过剪板机获得坯料,然后在坯料的中心钻出中心孔,再用根两端带有螺纹的芯棒经中心孔将多块坯料串叠在一起,两端配上夹板形成整体组件,然后将整体组件依次移至车床、滚齿机或铣齿机上,进行轮廓外圆、轮廓齿件加工,完毕后再回到车床或镗床上车、镗放片孔。其缺点是:1、必须选用进口材料,2、将多块坯料叠置在一起进行加工,受设备、人为因素影响累积误差大,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且公差稳定性差,不利于标准化加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加工研磨硅片载体的专用模具,利用该模具加工载体,具有消除累积误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公差稳定性好的优点,有利于标准化加工作业;利用一台设备就能加工制作任意直径大小的载体。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这种加工研磨硅片载体的专用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口”字型的竖直模架,以及上模板、下模板和一底板,上模板的工作面上设有一段弧状排列的上齿型模,下模板的工作面上设有一段弧状排列的下齿型模;所述上模板贴置在模架顶边的下面,模架顶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孔,所述竖直模架的两根模架侧边为导柱杆,模架顶边经导向孔套置在导柱杆上,模架底边呈平面状向前延伸形成底板,下模板安装在上模板的正下方的底板上;在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位于下齿型模齿型延伸的节圆上;在所述节圆中心的底板上设有一中心定位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底板为一块面积可变的平板,上模板拆卸式连接在模架顶边的下面,下模板拆卸式连接在底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底板上的中心定位杆的基部设有一个平面状的转盘。
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现有普通压力机的冲压头、操作平台,设计出一种加工研磨硅片载体的专用模具,在现有技术中还未见有报道。该模具采用三点定位、旋转式分段剪裁的技术方案,不但能消除累积误差,还有效地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有利于进行标准化加工作业。将底板设计成可调式结构后,上模板、下模板拆卸式连接在模具上,使制作任意大小的载体都可以在一只模具上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研磨硅片载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载体片10,放片孔11,齿件12,磨料通孔13,中心孔14,框架顶边20,连接杆21,模柄22,上模板23,底板30,底座31,底座套32,导柱杆40,导向孔41,下模板50,下齿模51,定位块60,定位座61,中心定位杆70,转盘7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林宝,未经胡林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