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黄磷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低温微氧净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8809.4 | 申请日: | 200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龙;宁平;易红宏;于丽丽;王先厚;孔渝华;田森林;张清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5;B01D53/4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黄磷 尾气 有害 气体 低温 净化 方法 | ||
1.一种脱除黄磷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低温微氧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含HCN、PH3、H2S、COS、CS2的混合气体,空速为1000~5000h-1,经换热器加热至150~200℃后送至催化水解反应器,90%以上的HCN和85%以上的COS、CS2可分别被水解成为NH3和CO、H2S和CO2;之后,混合气进入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器,PH3和H2S被催化氧化成P2O5和S;经过两段处理后的混合气中仍含有一定量的HCN、COS和CS2,HCN在精脱氰反应器中进一步去除,又经过精脱硫反应器脱除硫化物,而HCN水解产生的NH3被选择性催化氧化成N2,混合气体得到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低温微氧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催化水解反应器中的催化剂为:DJ-1多功能净化剂、EZX多功能转化吸收型精脱硫剂、EAC-2、EAC-3型活性炭精脱硫剂和T504型水解催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8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