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果醋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286.3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J1/02 | 分类号: | C12J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芦荟制作食用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是一种古老且神奇的多年生肉质常绿草本植物。它性苦寒、入心、肝、脾之经,具有很强的消炎杀菌能力,它在医学上证明能治疗多种疾病,因此早已被国内外收入药典中,现代科学表明,它含有大量芦荟大黄素,芦荟素A、B、SOD、多糖物质,营养素和各种活性物质,且有很强的消炎、杀菌能力,还能直接杀死致病菌,又有加强胃肠蠕动,调节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分泌,能增强自治能力,它含有的多糖物质,本身是中性的,能中和人体内已酸化的体液,维持人体健康状态,芦荟素A且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促进性,故能增强人体的自己治疗力。目前我国果醋饮料市场种类不少,但类型不一,成分也不尽相同,其中以利用一些对人们有医疗作用、保健作用和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植物于饮料中,以食代疗的为数不多,特别未见与本发明的果醋相同的文献报导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芦荟为原料,经科学生物发酵,制成能保留较多营养成份,口感好,以醋酸(乙酸)为主的芦荟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以芦荟为原料,经洗净、去皮、打浆榨汁,在榨汁原料中加入等重量的砂糖及三倍水(即重量比为1∶1∶3),经一次酒精发酵和一次醋酸发酵,制成果醋;榨汁、砂糖的配制比例各为±10%范围。
制备方法如下:
(1)酒母制备:优选酵母菌种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酒母备用;
(2)醋母制备:优选醋酸菌种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醋母备用;
(3)发酵液制备:用芦荟榨取的果汁、砂糖、水按上述比例混兑均匀,再用微量碳酸钠调到pH5.5-6.5范围,经4-6秒瞬间,140-145℃高温灭菌处理,进入酒精发酵罐酶解,当汁液温度在50-55℃范围时,加入≤3‰果胶酶、纤维素酶,即制成发酵液备用;
(4)酒精发酵(第一次发酵):在上述发酵液中加入8%~10%的酒母,控制温度在38-28℃范围,发酵25-35天,进行第一次瞬时高温灭菌处理,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在8%-9%V/V时,终止发酵,进入醋酸发酵罐;
(5)醋酸发酵(第二次发酵):酒精发酵汁液在醋酸发酵罐中,调控温度在36-40℃范围,加入8%~10%醋母,在38-32℃条件下进行发酵,液态深层发酵30-40天,检测酒精残留量在0.2%-0.5%V/V时,进行第二次瞬时高温灭菌处理;
(6)成品灌装:将(5)步骤所得汁液进入陈酿罐,经不少于30天常温后熟陈酿,进入调配罐调配,经硅藻土过滤、微膜过滤、均质、自动灌装封口、喷淋灭菌处理,成品包装。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芦荟果醋,其酸味适度,口感醇佳,特别是富含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如果再进行适度的调配和稀释,还可以开发成大众饮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1所示工艺流程,以下用3个实施例,在允许范围内选择三组不同的工艺控制参数,进行实施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如下步骤制备果醋:
一、备料
1、酒母制备:用优选酵母菌种(黄酒活性干酵母)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1000Kg酒母备用;
2.醋母制备:优选醋酸菌种(恶臭醋酸杆菌)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醋母1000Kg备用;
3.发酵液制备:用洗净的芦荟,经蒸汽加热10分钟,榨果汁2000Kg,配兑砂糖2000Kg,6000Kg泉水,进入调配罐中,搅拌至砂糖完全溶解,加入适量碳酸钠,使pH值达5.5,经4-6秒瞬间,140-145℃高温灭菌处理后,再进入酒精发酵罐酶解,当汁液温度在50℃时,加入1.5‰果胶酶、纤维素酶,得到发酵汁液;
二、酒精发酵
在上述发酵液中加入1000Kg酒母,控制温度为38℃,发酵25天,此时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在8%V/V时,经4-6秒瞬间,140-145℃高温灭菌处理,终止发酵,进入醋酸发酵罐;
三、醋酸发酵
上述汁液在醋酸发酵罐中,调控温度在39℃,加入1000Kg醋母,在38℃温度下,液态深层发酵30天,检测酒精残留量在0.2%V/V,然后再经4-6秒,140-145℃高温灭菌处理,终止发酵;
四、成品灌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