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固态制品平汤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7160.4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C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246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固态 制品 平汤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富含大豆蛋白的大豆固体制品平汤叶以及这种产品的制备方法,这种产品富含大豆蛋白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佳的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及其配备方法在国内外市场还不成熟,只有简单的豆皮生产工艺,如中国200410023809.2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记载了一种豆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挑选黄豆、烘干热炒、去皮、浸泡、磨浆、过滤去杂、形成豆浆、煮沸、提炼豆皮、挑皮、晾干成成品。上述的提炼豆皮的过程是将豆浆的温度持续在100度以上,以保持豆浆均质,然后采用冷风使沸腾的豆浆面吹成一平面,并逐渐形成一层薄膜即豆皮,其缺陷在于烘干热炒、去皮过程中,大豆本身就丢失了一部分营养成分;豆浆温度持续100以上,不利于球状蛋白向织状蛋白的转变;采用冷风吹出平面形成豆皮,造成豆皮的色泽暗淡、口感不好;再加上最后晾干过程,这些都会破坏大豆中的营养成分,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豆类固态制品平汤叶及其制备方法,这种产品富含大豆蛋白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大豆中相应的营养成分损失少,对人体膳食营养的平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使用起来也方便。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煮浆后,在豆乳表面形成薄膜,将该薄膜从豆乳表面取出形成该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的鲜产品,经过冷冻后形成该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的冷冻产品。
一种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的制备方法,其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煮浆后,在豆乳表面形成薄膜,挑皮后形成大豆固体制品平汤叶的鲜产品,该鲜产品经过冷冻后形成大豆固体制品平汤叶的冷冻产品。
基本制备过程为:将筛选的大豆清洗和浸泡后,送入磨浆设备加水进行磨浆,形成豆乳,豆乳中以蛋白质为主的成分在豆乳表面聚合形成薄膜,在该薄膜达到一定厚度后,将该薄膜从豆乳中挑出,豆乳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还会继续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薄膜,再次将该薄膜挑出,如此反复挑出多层薄膜用作所述大豆固态制品平汤叶的鲜产品,直至豆乳表面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再形成符合要求的薄膜。
具体步骤包括:
(1)备料;
(2)清洗和浸泡;
(3)磨浆;
(4)过滤;
(5)煮浆;
(6)挑皮。
在所述备料步骤中,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并对原料大豆进行筛选,去除生霉的颗粒和杂质。所述优质大豆为含水量8%-10%、脂肪18%-20%、蛋白质38%-40%的新大豆。
在所述清洗和浸泡步骤中,将大豆清洗后用水浸泡,水温和浸泡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确定。通常可以浸泡到只有三分之一的硬心。
在所述磨浆步骤中,采用电动磨浆机进行磨浆,颗粒度保持在2-3毫米之间。
在所述过滤步骤中,用分离机、振动筛、100目过滤网分别进行过滤,使浆渣分离,保证豆乳纯度。其中用于过滤的过滤网可以采用滤布或尼龙筛。
在所述煮浆步骤中,通过加热升温和保温,加快大豆蛋白分离和演变的速度,形成优质浆皮。
在所述挑皮步骤中,每隔8-10分钟用横杆将浆皮挑起,悬挂于浆皮制备槽的上方。挑皮方式为将豆乳表面形成的浆皮整张挑起后挂在横杆,使浆皮表面过多的水(豆浆)依靠自身的重力从浆皮表面流下来,所述用于挂浆皮的横杆设置在用于容纳豆乳的浆皮制备槽的上方。
在挑皮后,还可以进行下列具体步骤,以形成速冻产品:
(1)预冷;
(2)分切;
(3)包装;
(4)灭菌;
(5)速冻、检测。
在所述预冷步骤中,工作间温度控制在0-10℃。
在所述分切过程中,按客户要求切成不同规格的产品或形状,做成不同的造型。
在所述包装过程中,采用真空自动包装设备进行包装及抽真空处理,为灭菌步骤做准备。
在所述灭菌步骤中,通过水煮进行高温灭菌,控制细菌繁殖。
在所述速冻步骤中,采用鼓风冻结的方式,使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通过速冻通道,温度达到-35℃以下,经过检测,冷藏于-18℃以下。
通常,在所述包装前后均应进行检测。
通常,在成型前后均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