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铁矿制备铬酸钾的清洁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807.X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诗礼;孙峙;张洋;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37/14 | 分类号: | C01G3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铬铁矿 制备 铬酸钾 清洁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铬铁矿制备铬酸钾的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铬铁矿在KOH-KNO3-H2O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下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分解,此温度下KNO3不作为氧化剂,而是反应介质,并可循环使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铬铁矿在一定量的KOH-KNO3-H2O介质中与化学计量的氧化剂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含碱液、铬酸钾以及铁渣的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反应产物用水或者对步骤(1)铁渣进行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液进行浸取,得到含有铬酸钾晶体、铁渣、以及碱溶液的浆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浆料各相进行分离,分别得到铬酸钾粗晶与铁渣的混合物、及含KNO3的KOH水溶液;
(4)将步骤(3)得到的铬酸钾粗晶与铁渣的混合物用水溶解,对铬酸钾溶液与铁渣进行液固分离,分别得到铬酸钾溶液与铁渣;
(5)将化学剂量的氧化钙添加到步骤(4)得到的铬酸钾溶液中除去可溶性杂质,分离产生的沉淀,得到纯净的铬酸钾溶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纯净铬酸钾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铬酸钾晶体与母液,对铬酸钾晶体与母液进行相分离,并用水或者KOH溶液淋洗铬酸钾晶体,将淋洗后的晶体进行干燥后即得到纯铬酸钾晶体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是氧气、一定氧分压的气体或过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OH与铬铁矿的质量比为1∶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NO3与铬铁矿的质量比为0.5∶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经分离后得到KOH-KNO3-H2O液相介质、铁渣和铬酸钾粗晶,其中液相介质返回用于分解铬铁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用于淋洗的KOH溶液浓度小于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