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姓名呼叫用户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5605.5 | 申请日: | 200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传铭;周涛;郑光华;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27 | 分类号: | H04M1/27;H04Q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姓名 呼叫 用户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姓名呼叫用户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电信业务中的话音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此不得不在增值数据服务上做新的尝试,细分客户群体,对目标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服务。集团类系列业务就是提供给特殊客户群体的可定制的业务服务,这类业务定位于集团客户群。短信呼叫业务正是集团类业务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业务。
在目前的数据通讯领域,为了实现企业自己的集团通讯服务,比较先进的方式有采用一号通方式呼叫用户、采用集团总机有话务员代拨被叫用户或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呼叫用户三种方式,而这三种方式都存在自己的弊端,具体是:
1)一号通方式呼叫用户,用户采用号码方式接入系统,系统依据被叫号码搜索被叫用户,但是仍然需要用户记住集团内所有用户的一号通号码,记忆量大,操作方式繁琐,使用不方便。
2)集团总机代拨方式,用户通过集团的总机号码接入系统,但是总机的操作流程复杂,涉及软硬件模块较多,需要用户多次与话务员的交互参与,服务质量与话务员数量和素质密切相关,人工查询效率低下。就单纯实现集团通讯录功能来讲,投入的系统建设成本较高,用户操作繁琐。
3)语音识别技术呼叫用户,用户采用语音输入接入系统,相比较而言,用户不需要记忆集团成员的任何号码,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发展而来的集团语音通讯录业务模式比较先进,但是在用户体验上语音识别的成功率依赖于用户的普通话水平,在非标准普通话使用地区,命中率较低,使用不方便。运营商需要配置语音识别系统,系统建设投入成本较高。
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呼叫用户的方式相对比较先进,如申请号为03137323的中国专利“一种自动搜索语音通信录的方法及系统”,结合图1,简述这种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步骤S101,用户拨打语音通讯录接入码进入系统;
步骤S102,系统依据主叫号码判断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用户,若是有效的用户,则转入步骤S103,否则转入步骤S113;
步骤S103,播放提示语音“请说出您要查找的联系人姓名”;
步骤S104,接收用户语音输入的姓名;
步骤S105,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模块解析用户语音并查找联系,正确解析并查找到联系人时,则转入步骤S106,否则转入步骤S115;
步骤S106,系统提示用户“你所查找的联系人是XXX”;
步骤S107,确认请按#号键,重新输入请按*号键”;
步骤S108,接收用户按键,用户输入#时,则转入步骤S109,否则转入步骤S103;
步骤S109,提示用户“接续中,请稍候...”;
步骤S110,接续被叫用户;
步骤S111,主被叫开始通话;
步骤S112,通话结束释放呼叫;
步骤S113,提示用户“对不起,你拨打的号码不正确”;
步骤S114,释放呼叫;
步骤S115,检查用户输入失败是否超过3次,若超过,则转入步骤S117,否则转入步骤S116;
步骤S116,提示用户“对不起,您查找的联系人不存在,请查实后重新呼叫,请说出您要呼叫的联系人姓名”;
步骤S117,提示用户“对不起,无法识别您说出的联系人”;
步骤S118,释放呼叫。
这种实现集团通讯录服务的方式,虽然与一号通业务相比,不需要记忆集团内所有用户的号码,更加方便,与企业总机服务方式相比,不需要大量的话务员参与,降低了很多成本,但是,仍然存在使用上的限制和成本投入上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语音识别技术是基于特定的语音识别算法实现,这样在识别用户所要求查询的目标用户时,存在识别率依赖用户普通话发音标准程度的问题。在目前的实际使用中,语音识别率不高,尤其在非标准普通话地区,该问题尤为凸出,在使用时场景环境存在较大杂音时,系统无法识别几乎不能成功命中目标用户。
其次,在使用语音通讯录业务的过程中,发现在同一个集团内,存在发音类似的“拼音重名”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张梁”和“章良”),这样对于集团用户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语音通讯录业务能够服务的集团必定不能太大,对中等规模的集团就很容易出现“拼音重名”的员工,从而无法完成语音识别的请求。
再者,这种实现集团通讯录服务的方式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速度比较慢,语音识别软件的费用比较昂贵,在检索较大的目标用户集合的时候,语音检索效率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网络模式切换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汽车分动箱





